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docx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docx

ID:59733183

大小:127.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20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docx_第1页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docx_第2页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docx_第3页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docx_第4页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济水一中薛会丽1、整数(包括:正整数、0、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称数.2、: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3、一个近似数,从左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科≤<,是整数

2、),种数法叫做学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5、乘法公式(反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6、的运算性:①am×an=am+n.②am÷an=am-n.③(am)n=amn.④(ab)n=nnn-n=1,特:()-nn03ab.⑤()=n.⑥aan=().⑦a=1(a≠0).如:a×a2=a5,a6÷a2=a4,(

3、a3)2=a6,(3a3)3=27a9,(-3)-1=-,5-2==,()-2=(2(-3.14o1,(-01)=,)=)=.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平方根的概念)18、一元二次方程: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bb24ac22a,其中△=b-4ac叫做根的判式.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数根;当△<0,方程没有数根.注意:当△≥0,方程有数根.9、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象的全

4、体叫做体,其中每一个考察象叫做个体.从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体的一个本,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本容量.②在一数据中,出次数最多的数(有不止一个),叫做数据的众数.③将一数据按大小序排列,把在最中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数据的中位数.(2)公式:有n个数x1,x2,⋯,xn,那么:①平均数:x=x1+x2+......+xn;n②极差:用一数据的最大减去最小所得的差来反映数据的化范,用种方法得到的差称极差,即:极差=最大-最小;③方差:数据x1、x2⋯⋯,xn的方差为s2,则21轾2(x2-2.....+(xn-2s=犏(x1-x)+x)+x)n臌准差:方差的算平方根.一数据的方差越大

5、,数据的波越大,越不定。10、率与概率:(1)率=频数,各小的数之和等于数,各小的率之和等于1,总数率分布直方中各个小方形的面各率。(2)概率①如果用P表示一个事件A生的概率,0≤P(A)≤1;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运用列法(包括列表、画状)算2事件发生的概率。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11、锐角三角函数:①设∠A是Rt△ABC的任一锐角,则∠A的正弦:sinA=,∠A的余弦:cosA=,∠A的正切:tanA=.0<sinA<1,0<cosA<1,tanA>0.∠A越大,∠A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③特殊角

6、的三角函数值:sin30o=cos60o=,sin45o=cos45o=,sin60o=cos30o=,tan30o=,tan45o=1,tan60o=.h斜坡的坡度:i=铅垂高度=.设坡角为α,则i=tanα=.α④l水平宽度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1)对称性: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a,b),则P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P1(a,-b),P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P2(-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P3(-a,-b).(2)坐标平移: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a,b)向左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h,b),向右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h,b);向上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b+

7、h),向下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b-h).如:点A(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则坐标变为A(7,1).13、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1.定义:一般地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a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②平行于y轴(或重合)的直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