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移动互联网.doc

我看移动互联网.doc

ID:59738483

大小:8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3

我看移动互联网.doc_第1页
我看移动互联网.doc_第2页
我看移动互联网.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看移动互联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看移动互联网:所谓“屏占比”皆是噱头      笔者按:每次帮朋友买国产手机的时候,屏占比高都是热情的推销员所介绍的重点。虽然这是推销惯用的手段,但笔者还是浑身不自在。屏占比,你这本来不是很有用的孩子现在这么牛,你家人知道吗?国产手机在发布以及随后的评测中,都喜欢用屏占比来显示自己的“高大上”。甚至不乏赤裸裸地与iPhone 5S和三星S4、Note 3等王牌手机进行屏占比的对比,仿佛这样才能说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遮掩自己存在的许多短处。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山寨机横行的时候,号称“八个喇叭”、“全金属机身”、“双卡双待”、“跑马灯”,以此来说明自己

2、的不凡。不过,咱们都知道山寨机是什么德行。在目前国产智能手机与国际品牌在品牌认知度、质量、系统优化、硬件等方面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大打屏占比这张牌。事实上,屏占比却说明不了一款手机是否优秀。屏占比尚未只因整体亮点少在大屏手机兴起以前,甚至是在大屏手机流行之初,我们都没听说过屏占比这个名词。乃至现在屏占比成为一个流行的词,仿佛是手机厂商故意捏造,凭空而生的。就像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在近几年才被热炒起来,是商家为了出售商品而共同炒作的。事实上,对于一款手机是否美观、好用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而且每位消费者也都有着自己的主观审美认知,不可能保持完全一致

3、。iPhone 4被奉为大屏触摸手机的一代经典,但其屏占比仅为54%。相对于当前动辄70%、80%屏占比的智能手机来说,显得颇为可怜,这是不是就意味着iPhone 4的设计理念已经连国内智能手机都比不上了?恐怖未必如此。近日,在twitter上流传着一张国外友人制作的近几年流行的智能手机屏占比示意图。但从外观论,较受消费者欢迎的无疑是iPhone 5S、Lumia 920以及HTC One等寥寥数款手机,而这几款手机屏占比均在60%到65%之间。至于三星的Galaxy S系列已经Note系列,虽然销量较高,屏占比也在70%左右,但相信觉得它们的外观

4、比较美观的不占多数。可以说,虽然iPhone 系列屏占比在进步,Galaxy S/Note 系列、Nexus 系列等也都在进步,但这只是为了保持机身在屏幕变大的情况下依然处于可掌控的范围之内。这些手机厂商在宣传时也没有可以将屏占比当做宣传的重点,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事。反观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为了找到宣传的卖点和噱头,只能将能拿得出手的所谓“优势”都摆在台面上,屏幕作为一眼就能看到的事物,屏占比自然是国内手机厂商不能放过的噱头。由此,关于“屏占比为xx%”的宣传段子就开始不绝于耳。 屏占比做标杆?还未够档次在国产手机厂商的设想中,是欲将屏占比做为新一代衡

5、量智能手机的一大标杆。将其提升到和处理器、RAM/ROM容量、屏幕尺寸、系统等一样的地位,并以此为卖点和国际大牌智能手机展开错位竞争。于是,我们见到屏占比越来越高的国产智能手机出现,这些高屏占比的怪兽机型搅乱了整个手机市场。比如目前市场上就有一款国产智能手机号称屏占比为 83.4%,几乎是当前业界的巅峰,但是其意义又在哪里呢?实事求是的说,iPhone 5S屏占比较高是因为其屏幕分辨率及修长的机身决定的。更重要的是iOS系统专门对窄边框进行过优化,即使屏占比较高,但误操作的几率非常低,几乎不会对日常操作产生影响。而其他屏占比较高的手机多为安卓手机,

6、本身并没有经过优化,屏占比过高,会有极大的几率产生误操作,让人非常恼火。而这也是当前屏占比较高智能手机的通病,尚没有完美解决的办法。可以说,一部智能手机是否优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屏占比的因素完全排在靠后的位置。一味的追求屏占比,只能说明自己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就像许多国产手机厂商爱向用户传达旗下机型有多薄,甚至有多款“全球最薄手机”诞生。但我们都知道手机过薄会影响握持感,并不是越薄越好。屏占比可以追求,也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甚至未来会有无框的智能手机诞生。但就目前而言,绝不能为了一个卖点就忽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不能不切实际地去疯狂追求这排在后面

7、的因素。应当适当追求,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以内,让智能手机真正成为既充满科技气息,又充满人性化的产品。(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