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发展

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发展

ID:5973891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发展_第1页
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发展_第2页
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发展_第3页
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发展_第4页
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发展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都十分重视磁粉检测设备的发展,只有检测设备的进步,才能给磁粉检测技术带来发展。我国一直十分重视磁粉检测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步。关键词:磁粉检测技术研究中图分类号:TQ854+1文献标识码:A磁粉检测是利用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显示进行探伤,对铁磁性材料的近表面缺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根据磁化方法等差异,磁粉检测技术又可分为多种不同形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磁粉检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一、磁粉探伤的原理磁粉探伤是通过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场中的堆积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将待测物

2、体置于强磁场中或通以大电流使之磁化,若物体表面或表面附近有缺陷(裂纹、折叠、夹杂物等)存在,由于它们是非铁磁性的,对磁力线通过的阻力很大,磁力线在这些缺陷附近会产生漏磁。当将导磁性良好的磁粉(通常为磁性氧化铁粉)施加在物体上时,缺陷附近的漏磁场就会吸住磁粉,堆集形成可见的磁粉迹痕,从而把缺陷显示出来。7二、磁粉探伤在焊接件中的应用目前,焊接技术在冶金、机械、石油和化工等部门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高强度焊接结构的应用日趋广泛。高强钢在焊接时产生缺陷的倾向比普通焊接结构钢要大。因此随着高强钢的应用对探伤技术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裂纹尤其是表层裂纹在焊接

3、结构中,特别是在承受疲劳应力作用的焊接结构中,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缺陷,为保证焊接结构安全运行,就必须加强焊接件的检验,发现裂纹并及时排除。磁粉探伤是检验钢制焊接结构表层缺陷的最佳方法,具有设备简单、灵敏可靠、探伤速度快和成本低等特点。(一)焊接件探伤的内容与范围1、坡口探伤坡口可能出现的缺陷有分层和裂纹,前者是轧制缺陷,它平行于钢板表面,一般分布在板厚中心附近。裂纹有两种,一种是沿分层端部开裂的裂纹,方向大多平行于板面;另一种是火焰切割裂纹。坡口探伤的范围是坡口和钝边。2、焊接过程中的探伤(1)层间探伤7某些焊接性能差的钢种要求每焊一层检验一次,发现裂纹及时处理,确认无

4、缺陷后再继续施焊。另一种情况是特厚板焊接,在检验内部缺陷有困难时,可以每焊一层用磁粉探伤检验一次。探伤范围是焊缝金属及邻近坡口。(2)电弧气刨面的探伤目的是检验电弧气刨造成的表面增碳导致产生的裂纹。探伤范围应包括电弧气刨面和临近的坡口。3、焊缝探伤焊缝探伤的目的主要是检验焊接裂纹。探伤范围应包括焊缝金属及母材的热影响区,热影响区的宽度大约为焊缝宽度的一半。因此,要求探伤的宽度应为两倍焊缝宽度。4、机械损伤部位的探伤在组装过程做,往往需要在焊接部件的某些位置焊上临时性的吊耳和卡具,施焊完毕后要割掉,在这些部位有可能产生裂纹,需要探伤。这种损伤部位的面积不大,一般从几平方

5、厘米到十几平方厘米。(二)探伤方法选择用于焊缝探伤的磁化方法有多种,各有特点。要根据焊接件的结构形状、尺寸、检测的内容和范围等具体情况加以选择。1、磁轭法7磁轭法是指便携式交流电磁铁。其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磁轭只能单方向磁化在,因此,为了检出各个方向的缺陷,必须在同一部位至少作两次互相垂直的探伤,而且应将焊缝划分为若干个受检段,做出标记,每个受检段的长度应比两级之间的距离小10~20毫米,电磁轭之间最佳距离为100~150毫米。2、支杆法支杆法也是单方向磁化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电极间距可以调节,可根据探伤部位情况及灵敏度要求确定电极间距和电流大小。同一部位至

6、少作两次互相垂直的探伤。3、交叉磁轭法用交叉磁轭旋转磁化的方法检验焊缝表层裂纹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其主要优点是灵敏度可靠并且探伤效率高。目前在焊缝探伤中尤其在锅炉压力容器探伤中应用越来越广。4、线圈法对于管道圆周焊缝可以用线圈法探伤。方法是在焊缝附近沿圆周方向用电缆绕4~6匝,对管道进行轴向磁化。这种方法只能发现焊缝和热影响区以纵向为主的裂纹。超声换能器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中,主要被运用的超声换能器为电磁超声换能器和压电超声换能器,其中电磁超声换能器可以实现在线检测、高速和高温中的应用,而并不需要跟被检测的物体发生接触。在我国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在对压电换能器以及电磁超

7、声换能器在信号的处理上都有一点的研究。红外热检测技术7无损检测技术中的红外热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红外热辐射来实现对容器的检测。目前主要运用在对常温压力容器的高应力集中部位检测和高温压力容器热传导的在线检测。通过的红外热检测技术可以比较及时的发现容器内部的堵塞、结焦以及内衬上的损伤等异常,其技术的主要优势就在于非接触、快速、远距离检测、大面积以及无需耦合。目前针对红外热检测技术国外研究的较为广泛,很多科学家都对红外线热技术在容器检验上的应用进行的描述,确定了红外检测跟其他检测技术相比要快捷的多,同时可对震动进行分析,在对容器出现事故的提前预防方面起到了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