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樱梅《那树》教学设计.pdf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樱梅《那树》教学设计.pdf

ID:59739992

大小:32.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樱梅《那树》教学设计.pdf_第1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樱梅《那树》教学设计.pdf_第2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樱梅《那树》教学设计.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樱梅《那树》教学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那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4.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5.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教学方法1.朗

2、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教学道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在渐渐消失,他们被现代文明所吞噬,成片成片地消失着。(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提问:1、介绍作者王鼎钧的有关内容。2、围绕“那树”,课文写了什么内容?3.字词的读音生集体读——个人读——师纠正读音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自由朗读课文,并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咱们本堂课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对此大家有足够的信心吗?(学生自信

3、而响亮地回答:有!)幻灯片出示:速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学生计时速读,概括主要内容。生1:写了一棵老树的故事。生2:我觉得这样概括不够准确,我的概括是:课文记叙了一棵老树被人类无情杀戮的悲惨命运。师:补充概括得很好,简洁准确!正如这位同学所说,其实咱们概括记叙性文章的主要内容只需紧紧地扣住两个要素:对象,事件。2、本文以第三人称的手法客观描述了大树的故事,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试分析一下作品的艺术构思特点。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明确:第一部分(1-5):描写早期的大树,

4、写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的贡献。第二部分(6-8):描写近期的大树,写现代文明对树的影响。第三部分(9-11):描写现在的大树,揭示了大树的最终命运。四、研读课文:1、阅读第一部分,思考:找找那树的形象是什么,它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明确:大树有着奇特的容貌: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它有“霉黒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长有“生铁铸就”模样。大树生活的环境:立在泥泞的马路边,周围有稀稀落落的几处老式平房。2、默读第二部分,看一看树的发展遭遇了什么?明确:大树遭遇了

5、现代文明,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描写语句。首先,泊油路、高压线、公寓楼房等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即是人类的作为,它对大树造成了摧残。大树呢,依然“滴翠”,“绿得更深沉”,它仍然为人类做出贡献,在这对照中可以看出那树的胸怀豁达的品性。其次,写大树自己内心的深刻自省。大树在死灰的包围中,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压,但是依然忍辱负重“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3、读课文第三部分,关照大树的最终命运。思考:树被伐倒的具体描写是怎样的?明确: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图景。比如“咬”“骨粉”“呻吟”等

6、,分别从视觉听觉等感官,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觉,也表达了作者对伐树人的愤恨,在这种特殊的语境中词语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思考:大树被砍伐后,人的反映及感受是怎样的?找出相关语句。明确:电锯锯倒一棵亲近人类、善待人类的大树,有违仁义之心。老太太听到了树的叹息,借老太太的口来说大树的痛苦,带有神奇色彩,实际蕴含的是作者的情感。伐树工人与老太太截然相反,他们总的感受是:“什么也没有听见”,只觉得“马路豁然开朗”。他们的着眼点是人类的利益。清道妇讲述蚂蚁搬家的神奇故事,“他们来参加树的葬礼”,充满悲壮的气氛,从动物王国里也看出

7、恻隐之心。动物王国的恻隐之心其实也是作者的恻隐之心。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总结“那树”的品格和价值有哪些?(此题目可以让同学们自由思考然后相互讨论,总结出那树的功能)明确: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渺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最重要的,它绿化大地,荫庇百鸟,护佑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还有预知自己命运的功能,在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保护自己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迁徙,表现一种爱心。五、小结:文章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

8、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习大树的品质,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六、布置作业写一写与环境有关的标语,例如;草地上的,请你脚下留情,什么也不要带来,什么也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