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pdf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pdf

ID:59741016

大小:54.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pdf_第1页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pdf_第2页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pdf_第3页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pdf_第4页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内能主备人:陈马庄备课组成员:陈马庄、谢永祥、李萍、张家元、马顺古备课时间:2017.4一内容及其解析(一)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如下:内能分内比子能热动容理论本章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八年级对运动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热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从宏观的物体运动进入微观的分子热运动,从宏观的机械能拓展到内能,在八年级上册宏观热现象的基础上介绍其深层次的微观机制。(二)解析----对核心内容的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是通过宏观现象推理微观机制,从而认识分子动理论,然后逐步深入,认识内能,最后密切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比热容。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1.单元目标:(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

2、分子、原子构成的。(2)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3)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二)解析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就是指在知道物质的微观结构,为分子动理论奠定基础。2.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指要认识物质的构成,微粒的存在,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一)在本单元教学中可能遇到的第一个困难理解分子同微小物体的区别。混淆宏观和微观的尺度。解决这一困难就是让学生明确分子肉眼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灰尘虽然微小,但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二)在本单元教学中可能遇到的

3、主要困难则是内能、温度、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这一困难就要让学生从三个方面入手:1、分子动理论;2、内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从实验现象入手。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演示实验、生活现象、图例、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设计13.1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这

4、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

5、到现象。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想想议议:1)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

6、子的热运动。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演示实验]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如图(a)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另一种作用力——斥力。正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请看课本图16.1-6分子之间

7、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三、课堂收获:四、自我检测: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B、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C、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2、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