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视验光法操作步骤.doc

雾视验光法操作步骤.doc

ID:59775928

大小:38.41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11-24

雾视验光法操作步骤.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雾视验光法操作步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雾视验光法:雾视验光法是一种缓解被检眼的调节张力的方法。适用于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及远视、远视散光、混合散光的成年患者。近雾视法:是用+1.0-+1.5D的凸透镜,在看书写字时配戴,可减少看近的过度调节。远雾视法:是用+3.0D的凸透镜注视远处,让眼调节充分放松。  1、操作步骤:  ⑴、用客观验光法(检影或电脑验光)测出被检验基本屈光度,并在双眼前加上这一屈光度的镜片。  ⑵、先检查右眼,将左眼加黑片遮盖。  ⑶、在右眼基本屈光度的基础上,加减球镜度数,使右眼达到较佳的视力,此时,大部分的被检眼视力可达

2、0.8以上。然后逐渐加上正镜片,使该眼雾视。每次+0.25D,直至视力下降到0.1---0.2,如是近视眼,也可以每次减少-0.25D直至视力下降到0.1---0.2为止。此时右眼基本雾视。  ⑷、右眼黑片遮盖,用同样方法将左眼雾视。  ⑸、左、右眼完成单眼雾视后,再作双眼雾视。方法是去除黑片,要求双眼注视才大致看清0.2视标3——10分钟。  ⑹、若在雾视过程中被检眼能逐渐清晰分辨视标0.2,则可对双眼酌情递增+0.25D或+0.50D镜片,以使双眼始终处于大致看清0.2视标的状态。  2、注意事项:

3、  ⑴、雾视过度  ⑵、左右眼轮换雾视,使双眼充分放松消除调节  ⑶、按“先加后换”原则换片  ⑷、散光对雾视效果有影响  3、在验光,结果就是真性屈光不正度数,不雾视的验光结果与其之差为假性屈光不正度数。  举例:雾视-1.00DS;不雾视-1.50DS;则处方应为-1.00DS,假性近视为-0.50DS  散光表与裂隙片检查散光  1、散光表:主要用于粗略判断散光轴位几镜度。  ⑴、使用条件:应在矫正视力达到小数视力0.5后。才能用散光表检查散光。  ⑵、检查方法:①看散光表,若轴线不均匀,则有散光

4、,其中散光轴与最浓而清晰的线条方向相垂直。例如:浓而清晰线条位于90°方向,则散光轴位为180°②定出散光轴位后,就可以用柱镜片加在被检眼前,使柱镜轴与散光轴在重合,再看散光表直至轴线浓淡均匀为止,则所加柱镜总和为散光度数。  ⑶、注意事项:①散光表只能测规则散光②真正清晰位与观察清晰位互补。例如,观察清晰位为15°,则实际清晰位为180-15=165°,故散光轴位应为165-90=75°  2、裂隙片:主要用于检查散光!  ⑴、原理:因裂缝宽度为0.5或1mm,相当于针孔限制进入眼的光线,结果使像差减

5、少,焦深增大,从而提高屈光不正眼的视力,并且具有方向性。  ⑵、检查方法:①遮住一眼,在另一眼前加一裂隙片,并注视远视力表。②边转动裂隙片边问被检查者,至最清楚之位置的裂隙方向为散光镜度方向,则轴方向与其垂直,之后加正球镜片使其雾视,然后逐渐加负球镜片使视力提高到1.0为止,记下所加负球镜度(扣除正球镜度后)。例如:裂隙方向为75°清晰,此时负球镜度为-0.50D,则轴为165°。  补充:另一种雾视方法  同样是先右后左,按正常验光步骤将视力矫正至最佳,比如其能达到1.0,红绿视标效果已经等同。然后在

6、眼前直接加+1.00D~+2.00D的正球镜进行雾视,使其视力下降到0.4或0.5(雾视过度反而会引起眼睛放弃观看视标,引不起晶状体的调节机制,所以起不到放松调节的目的,视力下降会很多)然后在0.5视力的基础上进行普通验光,理论上每减+0.25D会提高一行视力,直至视力达到原先的视力标准,比较两个结果。如:患者初次验光为R:-2.00D矫正至1.0或者更好,加+1.50D后视力减退到0.5(此时眼前的实际屈光度为-2.00D+(+1.50D)=-0.50D)然后再按+0.25D的阶段慢慢减下正球镜度(注

7、意要先加后减)同时相应的增加视标标准,询问顾客观察情况,直至使视力恢复到刚才的矫正标准1.0。而眼前还余+0.50D的正球镜,那么就可以说明患者存在假性近视,继续减+0.25D,视力反而下降则更可以说明此点(此时的结果为-2.00D+0.50D=-1.50D),直至测出真实最佳视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