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刑诉法对规范侦查讯问方法影响

论新刑诉法对规范侦查讯问方法影响

ID:5978323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30

论新刑诉法对规范侦查讯问方法影响_第1页
论新刑诉法对规范侦查讯问方法影响_第2页
论新刑诉法对规范侦查讯问方法影响_第3页
论新刑诉法对规范侦查讯问方法影响_第4页
论新刑诉法对规范侦查讯问方法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新刑诉法对规范侦查讯问方法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新刑诉法对规范侦查讯问方法影响  摘要:近日诸多冤假错案都指向侦查阶段采用的非法讯问方法。新刑诉和最高法提出的“坚决守住防范冤假错案的底线”则旨在杜绝非法讯问现象。在此背景下,关于新刑诉对刑讯逼供规范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大多研究立足法学,对于侦查工作起不到良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以侦查讯问的角度重新对非法讯问现象进行了认真思考,不仅仅局限于刑讯逼供,而是扩展到分析非法讯问的相关问题,并对临界性讯问方法进行研究,更具实际意义,从而得出更具针对性的应对之策,以期对日后讯问工作有所帮助。关键词:新刑诉;刑讯逼供;非法讯

2、问;规范化本文系2013年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资助项目,批准号:13XZ-BZX-1090正文大多冤假错案始于非法讯问,非法讯问极大侵害了人权。本文将以非法讯问为主线,通过对具体非法讯问方法分类研究,结合新刑诉法,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并对临界性讯问方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解读。本文将分为以下几部分论述:1解析具体的非法讯问方法及新规范12本部分分别论述了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讯问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着重对刑讯逼供、威胁、欺骗及延伸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如对嫌疑人沉默权、指名指事问供、有关

3、讯问的要素、过程等;并与新刑诉结合,研究新刑诉所增加的规定对非法讯问的规范。1.1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讯问方法探究讯问策略中的欺骗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以虚构的事实促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的行为。主要有:1.造成错觉。所谓造成错觉,是指有意传递一些信息给被讯问人,使其产生某种误解,以为侦查人员已经掌握或了解该证据。2.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的讯问策略。如在团伙犯罪或集团犯罪案件中,在成员之间制造或利用矛盾,使其相信或以为同案犯已经交代,进而促使其作出供述。3.以虚构案外人的所谓“交代”或者虚构“证人

4、证言”的策略进行讯问。一是向被讯问人谎称其亲友已经承认或交代了他的犯罪行为,二是指对被讯问人进行讯问时,谎称有证人目睹或知晓了其犯罪事实。[1]4.采用证据圈套的讯问策略。最常见的就是将犯罪嫌疑人前次犯罪时留在现场的痕迹、物证拿出来,谎称或者暗示是在此次犯罪现场上获取的。5.用一些“道具”如以能发出响声的电器如剃须刀谎称是测谎器进行欺骗。12讯问策略中的引诱方法,引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利益作为诱饵,从而促使其陈述,如“如果你交代,我马上就放你出去!”。二是采用诱导式发问,即在提出的问题中已经包含了答案:

5、一种是指名问供,也即“顺竿爬”,如审讯人员在犯罪嫌疑人供述之前问“你是用这把剪刀刺向被害人的,是吗?”再一种就是陷阱诱惑法,即在问话中已预先设置了陷阱式的答案,在这一答案的基础上无论被问人怎么回答,都会得出其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结论。讯问策略中的威胁方法,是指以损害被讯问人的某种权益相恫吓,迫使其按照讯问人员的要求提供情况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以暴力进行威胁。2.用犯罪嫌疑人的无辜的亲友作为筹码进行威胁。3.歪曲政策法律规定。在运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进行政策攻心时,对于“宽”、“严”的解

6、释不符合这一政策的本意和法律的规定。4.使用手铐、拘留证、逮捕证之类的“道具”作为威胁手段。虽然审讯人员并未明确地说“不交代就把你铐起来”,“再不说就拘留你、逮捕你”,但这些做法所产生的威慑力并不亚于直接说出来所产生的威慑力,从而很有可能导致虚假口供。[2]1.2新刑诉对侦查讯问的规范规定12新刑诉中规定,嫌疑人被拘留逮捕24小时之内必须被送进看守所,讯问不能在看守所外面进行。而且讯问过程必须全程录音录像,不能中断。修正案还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这是第一次将这个原则规定在刑诉法中,这些规定会让刑讯逼供得到较

7、好的遏制。并且,辩护权有很大加强和改善,特别是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范围,改变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地位。此外,完善证据制度,增加了不能强迫证明自己有罪的条款。第四,在遏制刑讯逼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还有,规定除了特殊情况,都必须在24小时通知嫌疑人家属。2论新刑诉法对规范侦查讯问方法的影响本部分将对运用近似非法讯问的方法获取证据的行为进行解读。当前讯问工作中常见的临界性讯问方法如暗示性威胁、利用嫌疑人直接矛盾和设置话语陷阱等展开介绍,并就其合法性和证据证明力进行探讨。本章最后将催眠方法单独进行讨论,就其实际操作性

8、进行分析。2.1临界性的讯问方法从现阶段的侦查水平来看,嫌疑人口供对整个案件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使得侦查部门在讯问过程中尤其重视口供的获取。在侦查讯问陷入僵持阶段时,就开始采取一些“打擦边球”的讯问方法这些讯问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一旦超过了一定的度,就有可能违反法律,侵害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我们把这些近似非法讯问的方法称之为“临界性的讯问方法”。下文将对当前讯问工作中常见的讯问方法进行探究。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