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田地质勘探中问题探究

论煤田地质勘探中问题探究

ID:5978430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论煤田地质勘探中问题探究_第1页
论煤田地质勘探中问题探究_第2页
论煤田地质勘探中问题探究_第3页
论煤田地质勘探中问题探究_第4页
论煤田地质勘探中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煤田地质勘探中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煤田地质勘探中问题探究  摘要:煤炭工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其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能源的重任,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完善煤田地质勘探管理的对策。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煤田地质勘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普查找煤工作落后7从总体来看,普查找矿落后,大部分矿业后备勘探基地紧张。从现有的实践经验来看,找矿和勘探相比,找矿难度大,勘探相对较容易;找矿的投空率大,可以比喻为是在

2、抓“活老虎”,相对来说勘探是打“死老虎”;找矿周期长,勘探的周期短;找矿比较流动分散,勘探则比较集中稳定;找矿的手段也强于勘探,手段也多样化。从另一方面讲,找矿的“精神成果”所占的比重相对大一些,而勘探的“物质成果”所占的比重则大得多,勘探工作成果可以数字化,各项指标容易作为直接评定工作好坏的参数。由于勘探集中稳定,上级机关、有关领导易于检查。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生产技术工作易抓、易管、易出成效。因而在立功授奖名额分配,奖金分配,干部配备等等方面易给予“保证”,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因素给普查找煤带来了种种的不利影响。进一步说明了找矿本身艰巨和复杂

3、的特点。早在第二次全国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普查找煤,但并未得到落实。普查找煤项目逐年减少,如不加快普查找煤,必将影响煤炭工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2、勘探技术、物探手段探测能力和精度亟待提高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是以丰富的资源优势、可靠的开采地质条件和先进的采煤设备为前提。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集中化水平的提高,生产能力与规模的不断扩大,矿井生产对地质条件的查明程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是深部资源勘查还是浅部生产矿井补充勘探,精细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是解决采掘方式与地质条件之间彼此适应问题。要完成这一重任,传统的方法显得

4、无能为力,人们将目光聚焦到物探手段上。实际上,矿井开采地质条件具有隐蔽性质、多变性和随机性特点,每种物探技术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解决问题能力。3、煤矿地质勘查程度低7我国煤田地质背景复杂,煤炭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关系,煤炭地质勘查程度总体较低。地方煤矿更为突出,一般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优势,又有地质工作程度低、生产持续能力差的弱点。综上所述,必须重视地方煤矿勘探工作。然而,地方煤矿勘查程度低以及新井建设或改扩建矿井的地质报告保证程度差,这是由于地方煤矿勘探缺乏资金的缘故。为充分发挥地方煤矿的重要作用,必须稳定并加强地质勘探的投入。

5、4、地质勘查规划体系不健全,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由于地质勘查规划滞后,地质勘查规划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的宏观调控,致使某些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尚有一定距离。个别地区存在矿产勘查监督不到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矿产勘查秩序不规范的行为和无证非法探矿、盗采勘查区内矿产资源的事件时有发生。其结果是,既损害了探矿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影响了探矿权人探矿的积极性,更破坏了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二、煤田地质勘探问题的解决对策1、加强普查找煤工作,满足优质煤炭基地建设和矿井生产接替需要7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空白区占含煤区面积的2/3,勘查程度低,开发工作滞后,经济可采储

6、量严重不足,后备资源紧缺,矿井接替或生产接续紧张。煤炭地质勘查要以新的成矿理论为指导,应用先进的勘查技术手段和设备,向地质空白区进军,多快好省地发现新的优质资源,为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提供新型能源基地。借助高、新勘查技术设备,应用综合勘查理论和技术开展矿区外围找矿、矿井深部找矿,提高地质勘查精度和对地质条件查明程度,保障矿区资源接替和生产矿井采区顺利接替。2、提高煤田综合勘探技术从煤炭现代化生产要求角度看,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和高度现代化管理需要高精度的地质报告。90年代以来煤田综合勘探技术

7、,尤其是高分辨率数字地震技术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地形、地质和物性等条件,合理选择勘探手段,统筹布置各项工程,严格工程施工顺序,综合研究各种地质信息的综合勘探方法已日臻成熟。通过地震、钻探和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研究,获得了高精度的地质成果,将勘探精度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大幅度节约了钻探工程量,缩短了勘探周期,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在构造上,能查明10m落差的小断层,查出5-10m落差的小断点,主采煤层底板深度误差在1%-2%以内,地震能解释煤层厚度变化和宏观结构。并先后在100余个矿井进行了采区地震工作。在安徽谢桥等矿

8、井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查明了5m的小断层。3、加大深部煤矿床快速精细勘探技术研发力度7由于勘查程度低,对深部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和地质条件掌握程度差。从已进入深部生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