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欣赏(1)教学提纲.ppt

苏轼书法欣赏(1)教学提纲.ppt

ID:59786364

大小:4.95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11-25

苏轼书法欣赏(1)教学提纲.ppt_第1页
苏轼书法欣赏(1)教学提纲.ppt_第2页
苏轼书法欣赏(1)教学提纲.ppt_第3页
苏轼书法欣赏(1)教学提纲.ppt_第4页
苏轼书法欣赏(1)教学提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书法欣赏(1)教学提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轼书法欣赏(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生平可分为四期:①1037-1069,变法前,初入仕途②1069-1085,变法中③1085-1093,元祐更化期④1093-1101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苏洵是古文名家。母程氏有知识、深明大义,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苏轼21岁出蜀。22岁兄弟同科进士及第。26岁,中制科优入三等,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有用世之志,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勇于进言。①1037-1069,变法前,初入仕途1069年王安石变法苏轼反对王安石

2、变科举兴学校之举,上万言书论新法不当,在策试进士试题中借古讽今,影射王安石。王安石“素恶其议论异己”,至此更为愤怒。苏轼遂自求外任。1072年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170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十七岁黄州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1085年自常州起知登州。②1069-1085,变法中宋哲宗即位,其祖母宣仁太皇太后高氏听政,苏轼被召还。官至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因不同意尽废新法,1089年又出知杭州。浚治西湖,兴修水利,有德于民,民家有画像。1090年召还为翰林承旨。后又任兵部尚书,

3、迁任礼部尚书。③1085-1093,元祐更化期1093年宣仁太后死,宋哲宗亲自主政,重新推行新法。御史检举苏轼旧所起草的诏制对变法派多所攻击,其中有“民亦劳止,愿闻休息之期”等语,矛头直指宋神宗云云。苏轼因而于1096年被贬惠州“安置”。1096年又被重新"安置"到儋州(今海南省西北部)。1100年宋徽宗即位实行大赦,苏轼才得以渡海北上,辗转回到常州居住。次年即病逝。卒谥文忠。④1093-1101苏轼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思想较复杂。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

4、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苏轼思想文学艺术的成就苏轼是文学史上少见的诗、词、文、书、画皆通的大文豪。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坛骄傲。诗歌题材丰富,风格清雅,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代诗歌的新风气。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气势纵横,豪放自然,如行云流水,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赋:把

5、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的《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枯木怪石图》苏轼米芾《画史》:“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书法作品赏析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6、。《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存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楷书:《丰乐亭记》《醉翁亭记》《颍州听琴帖》《司马温公碑》《宸奎阁碑》《群玉堂春帖子词》《赵清献公碑》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天际乌云帖》《人来得书帖》《新岁展庆帖》《江上帖》《啜茶帖》《一夜帖》《祭黄几道文》《梅花诗帖》《洞庭春色赋》《治平帖》等苏轼书法作品苏轼《李白仙诗帖》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苏轼《赤壁赋》苏轼真迹精品的代表作。纸本,行楷书。其书法丰腴劲秀,结字在方整中有流动的气势,特别是用墨虽浓,而灵活不滞,看去平平正正,但令人玩味无穷,被称为宋代第一,并不为过誉。

7、《江上帖》9行,58字。苏轼,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但不做作,笔法精严,但不拘束,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一、苏轼的书法特点1、用墨丰腴2、结字扁平3、横轻竖重4、笔画舒展5、轻重错落6、大小悬殊7、妩媚天真1、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

8、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辩才老师帖》、《与董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