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演示教学.ppt

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演示教学.ppt

ID:59790291

大小:108.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11-25

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演示教学.ppt_第1页
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演示教学.ppt_第2页
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演示教学.ppt_第3页
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演示教学.ppt_第4页
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演示教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演示教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三似:“似”是译文的必需条件,最低要求,一般说来,不似就不称其为翻译;形似:一般是指译文和原文在字面上或形式上相似;意似:是指译文和原文在内容上(有时还在形式上)相似;神似:却指译文和原文在字面上或形式上不一样,但在内容上或精神上却非常相似。“形似”是“三似”的最低层次,如果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即字面,下同)一致,那“形似”就等于“意似”;如果原文的内容和形似有矛盾,那“形似”就成了“貌合神离”。“意似”是“三似”的中间层次,一般说来,要在原文和译文内容和形式上都一致的条件

2、下才能做到。如果内容和形式有矛盾,那就要得“意”忘“形”,得其精而忘其粗,那就成了“神似”,也就是“三似”的最高层次。三美:“美”是译诗的充分条件,最高要求,一般说来,越能传达原诗“三美”的译文越好。“信、达、雅”三字经可以理解为“信、达、优”。优就是发挥译语优势,就是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用富有意美、音美、形美的词语,换句话说,“优”就是“美”。三美论: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这是形美。文学翻译家要

3、像画家一样使人如历其境,像音乐家一样使人如闻其声,像演员一样使观众如见其人,因此,文学翻译作品应该是原作者用译语的创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utwouldwewishtheFarthestvergetosee,TherestillislefttomountOneStorymore.Tr.W.J.B.Fletcher,1918Wishyouanendlessviewtocheeryoureyes,Thenonmorestorymountandhigherrise.Tr.TsaiTingkan.1

4、930YoucanenjoyagrandersightByclimbingtoagreaterheight.Tr.X.Y.Z,1985三化“深化”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则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译,包括加词、分译等。如“人间桂花落”中,有人加“看”,有人加“听”,有人加“让”;“分译”林语堂把辛弃疾《采桑子》中的“愁滋味”,分开译成“bitterandsour”。IdlyIwatchthecassiapetalsfall;(YangXianyi)Ihearosmanthusbloomsfall

5、unenjoyed;Freeandatpeace.Letthesweetosmanthussheditsbloom.(WengXianliang)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Bemanofmenwhileyou’realive,Andsoulofsoulsifyouweredead.ThinkofXiangYuwho’dnotsurvive,Hismenwhosebloodforhimwasshed.“浅化”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则用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对译,包括

6、减词、“合译”等。如翁显良把“夜静青山空”中的“静”字和“青”字都省略了;“合译”如同句中的“静”和“空”融化为一,译成“融化在一片空寂之中”。Nightfallsandtheverymountainsdissolveintothevoid.又如“黄粱梦”不必说明小米没煮熟,一场好梦就惊醒了,只译成“agoldendream”就可以算是浅化。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Freeandatpeace.Letthesweetosmanthussheditsbloom.Nightfa

7、llsandtheverymountainsdissolveintothevoid.Whenthemoonrisesandthebirdsareroused,theirdesultorychirpingonlyaccentsthe deephushofthedales.(Weng)“等化”基本上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也用相同形象、具体的语言;原文为抽象、一般性语言的,译文也保持相同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包括换词、“反译”等方法(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相反,在内容上却倒相同),如“

8、恨君不似江楼月”(《采桑子》)译成“我但愿你能像江上的明月”,把“恨”说成“愿”,把“不似”说成“像”,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相反,在内容上却倒相同。三之知之、好之、乐之:译者与读者的关系“三之”论来源于孔子在《论语》中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知之”,就是知道原文说了什么;所谓“好之”就是喜欢译文;所谓“乐之”就是感到乐趣。“意似”相当于“知之”;“意美”相当于“好之”;“神似”或“三美”才相当于“乐之”。要使人“乐之”,必须先“自得其乐”,这是译诗的成败关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