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沉管隧道工程技术发展

试述沉管隧道工程技术发展

ID:597960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试述沉管隧道工程技术发展_第1页
试述沉管隧道工程技术发展_第2页
试述沉管隧道工程技术发展_第3页
试述沉管隧道工程技术发展_第4页
试述沉管隧道工程技术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述沉管隧道工程技术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述沉管隧道工程技术发展  【摘要】:在水下隧道建设的各种工法中,沉管隧道工法尤为重要。其中,海河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工艺施工,在中国北方首次应用。沉管隧道管段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大量的混凝土构件,并且其结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复杂,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水化热的原因,导致了温度裂缝现象的发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混凝土管段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关键词】:隧道工程,沉管隧道,裂缝,混凝土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钢壳沉管工法和混凝土沉管工法,都涵盖了管节预制、管节浮运、基槽浚挖、管节沉放和水力连接、管节基础处理和回

2、填等关键工序。然而,两种工法除了管节预制工艺技术不同,其水上工法和基础处理也各具特色。要提高结构本身的抗渗透性能,就必须减少沉管隧道混凝土成型有害裂缝,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混凝土裂缝宽度,这在管段制作中是相当关键的技术。从理论上进行计算分析,管段制作上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工艺,外侧墙采用循环冷却水工艺,混凝土采用双掺技术,并结合国内沉管施工经验,对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优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7一、结构设计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可降低工程成本,还可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有害裂缝的概率。合理的结构设计包括:合理的平

3、面和立面;合理布置分布钢筋;避免截面的突变;多选用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1、构造配筋在构件中配置构造钢筋可控制裂缝的宽度并限制其发展,其实质是通过减少裂缝间距,使裂缝宽度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配筋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会有所增加;同样的配筋率,较细的钢筋能对抗裂起到更好的作用。我国习惯采用的用于控制收缩的钢筋配筋率约为0.2%,美国混凝土设计规范ACI为0.25%。也有研究认为,ACI规定的数值在构造配筋率多数情况下不适用,对配筋率为0.25%的管涵结构调查表明,其裂缝间距约为8m,裂缝宽约为1.5mm,根据经济和适用性的折中考虑,

4、认为0.4%的配筋率比较适当。2、降低外部约束度如果沉管混凝土浇筑采用分阶段浇筑工艺则可以设置各种连接缝(伸缩缝、控制缝、后浇带、施工缝)7以及在约束界面上设置滑动层、缓冲层等来降低外部约束度。而从国内外沉管施工的成功经验来看,分段浇筑设置后浇带并通过设置止水带的伸缩缝进行止水是可行的。将结构混凝土按施工缝分层分段浇筑,一方面是施工的需要,另一方面则能减少构件混凝土的水化热积聚,而且施工停顿间隔可使已浇的混凝土能够在较小约束下完成部分体积收缩,这些均能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对混凝土的防裂有重要的作用。后浇带通常宽0.7~1.5m,在两

5、侧混凝土浇筑后的1~2月内构筑,此时两侧的混凝土已完成部分干缩(1个月龄期的混凝土干缩可完成全部干缩的35%~40%)和水化热引起的温降收缩,并已获得较高的抗拉强度。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沉管预制时合理选择原材料,在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在混凝土中掺入优质矿物掺和料,以降低水泥用量;在保证施工可泵性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小水灰比,控制砂石质量。通过掺加粉煤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双掺技术,进行沉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管段混凝土的配比确定分为正常条件施工配合比和冬季施工配合比确定。大多数情况下,在调研的沉管隧道中,混凝土强度等级最高为C40,

6、但所有的混凝土中都使用了矿物掺和料取代部分水泥,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早期的水化温升,降低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的概率;同时矿物掺和料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的水化反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如厄勒海峡交通工程,其沉管隧道全长37520m,沉管隧道宽38.8m,每段管节长176m,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工厂法预制沉管管节的隧道。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采用了1种矿渣水泥,2种硅酸盐水泥,2种骨料,同时掺入粉煤灰与硅灰,配制了6组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最终通过开裂敏感性试验选择了上述配合比。如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管段混凝土强度等级

7、为C35,抗渗等级为P10,为配制出高抗裂性沉管混凝土,室内共进行了18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进行122次试拌,制作1235件试件。通过对各组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坍落度、抗渗、密度、水化热、膨胀率、收缩值、及现场施工性能等技术指标的测试,并进行比较和论证。三、改善混凝土浇筑、养护工艺及混凝土表面处理1、施工根据理论计算分析结合管段每次混凝土浇注的供应量,每节管段分为5小段。管段制作时,先中间后两端,后浇带的施工则必须在相邻小段混凝土浇注时间≥41天,且沉降基本稳定即连续7天沉降<2mm/天后进行。后浇带采用分步浇注,与沉管其他部位浇注工

8、艺相同。沉管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阶段浇筑管节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有限元计算,确定施工阶段沉管大体积混凝土的升温峰值、内外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制订温度控制施工的技术措施包括:7混凝土成型前原材料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