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稳健性

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稳健性

ID:5980057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0

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稳健性_第1页
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稳健性_第2页
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稳健性_第3页
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稳健性_第4页
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稳健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稳健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稳健性  [摘要]稳健性是符合传统契约有用目标定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而随着财务报告的目标由“受托责任观”转变为“决策有用观”,稳健性就偏离了估值有用的目标,不利于股票投资者的估值和决策。然而,稳健性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合理定位财务报告目标与稳健性,才能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关键词]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契约有用性;估值有用性;稳健性;财务报告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18.003[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

2、3)18-0005-021问题的提出8稳健性(Conservatism)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会计惯例,但它同时也是一项饱受争议的会计惯例。支持稳健性的文献认为:会计稳健性有助于企业及时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信号,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1-2],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会计稳健性能带来正面的经济后果,提升企业融资和投资的效率[3]。反对稳健性的文献则认为:会计稳健性会导致报表整体低估,不符合会计人员应当进行最佳职业判断并予以报告的职责[4];稳健性给管理者提供了向下盈余管理的空间,假借稳健性的名义进行“洗大澡”(bigbath)[5],从而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3、(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也认为稳健性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存在逻辑不一致,将稳健性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取消,不再将其纳入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以上对稳健性正反两方面作用的研究和评论说明,如何定位会计稳健性仍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尽管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文献对稳健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关稳健性的实证研究也已经涉及并深入到很多方面,但是现有有关稳健性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即在基本理论上并没有对稳健性进行深入的讨论。现有研究没有对FASB/IASB提出的稳健性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存在的逻辑不一致问题进行直接回应。这导致主要准则制定机构(FASB/IASB)对稳健性至今仍

4、是负面的评价,FASB在1980年后就逐渐往取消稳健性的方向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稳健性不受FASB/IASB重视?这个问题仍待深入剖析。解答这个问题需从财务报告目标入手进行研究。本文从财务报告目标入手研究稳健性,找到稳健性不受FASB/IASB重视的原因,并尝试探讨稳健性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合理定位,为我国会计准则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82财务报告目标的转变与会计稳健性的存废2.1财务报告目标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一种观点以FASB和IASB为代表,从信息经济学的决策理论出发,认为使用者需要的是对资源配置决策有用的信息,形成了财务报告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另一

5、种观点以YujiIjiri为代表,从使用者与会计主体的关系出发,认为使用者需要的是有助于评价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形成了“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目标是对所有者而言,是指财务报告应当提供有助于观察管理层的努力程度的信息,以便帮助所有者推断管理层所采取的行动和激励管理层采取恰当的行动。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财务报告的目标基本上是单一的,即提供有助于观察管理层努力程度的信息[6]。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目标,FASB在第8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No.8)上虽明确提出通用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不仅在企业外部,也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层,但是主要的使用者是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人

6、、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他们是企业资金提供者即财务报告信息主要使用者[7]。8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财务报告目标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转变为决策有用的优点是能够照顾到各方利益相关者,因而容易为各方所认可,特别是易于得到非会计专业人士的认可[8]。但是戴德明(2012)认为“决策有用观”的可能弊端有:①导致过分强调财务报告信息的估值有用性;②导致过于关注未来,从而损害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验证性,因为决策的本质特性是面向未来的,在“决策有用”这一理念下,“过去”容易被忽略,而财务报告的本质属性恰恰在于反映过去和现在;③导致过分强调价值计量,忽略成本计量。“决策

7、有用观”关注“预期”和“未来”,重视公允价值计量。稳健性则要求及时确认损失、延迟确认盈利,体现的是重视历史成本计量的“受托责任观”。在“决策有用观”下,稳健性的会计信息不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价值,不利于投资者的经济决策。因此,随着财务报告目标的转变,将稳健性再列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变得不合时宜。2.2会计稳健性存废的逻辑基础稳健性在整个20世纪一直是会计职业判断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时,世界上大多数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均将稳健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财务报告的估值有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