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的生态及防治教学文案.ppt

蚊虫的生态及防治教学文案.ppt

ID:59804746

大小:9.02 MB

页数:81页

时间:2020-11-25

蚊虫的生态及防治教学文案.ppt_第1页
蚊虫的生态及防治教学文案.ppt_第2页
蚊虫的生态及防治教学文案.ppt_第3页
蚊虫的生态及防治教学文案.ppt_第4页
蚊虫的生态及防治教学文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蚊虫的生态及防治教学文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蚊虫的生态及防治一、蚊类概述蚊虫的生物学分类: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双翅目长角亚目蚊科种类:全世界约3200种,我国城区超过20种。分按蚊亚科、库蚊亚科、巨蚊亚科。最重要的3种家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半家蚊)。主要形态特征:刺吸式口器,头、翅脉和翅缘具鳞片。我国主要防制的蚊虫对象(9种)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致倦库蚊二、蚊虫的形态特征蚊科的主要特征是喙(口吻)细长,翅脉及翅缘密生鳞片,胸腹部也被有数量不等的鳞片。成蚊: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触角一对,雄部

2、有三对足,翅一对。雄蚊触角毛浓而密雌蚊触角毛稀而疏雌雄成蚊的区别:雄蚊触角上的轮毛密而长,雌蚊触角上的轮毛少而短;另外,库蚊、伊蚊的雌蚊下腭须短,雄蚊长,而按蚊则等长。下腭须是喙两侧分节的触须,为刺吸时的感觉器官。雌(右)雄(左)按蚊头部雌(右)雄(左)蚊触角卵:很小,长约1毫米,许多卵连在一块,称为卵块。按蚊船形卵浮在水面浮囊库蚊卵集成筏状浮在水面子弹头形伊蚊卵仿锤形幼虫:俗称孑孓,共有四龄。呼吸管腹部胸部头部按蚊无呼吸管库蚊呼吸管细长伊蚊呼吸管粗短伊蚊幼虫按蚊幼虫与水面平行库蚊幼虫蛹:外形似逗点,不吃能动,遇到惊扰时

3、,即潜入水中。常见三属蚊虫的形态特征比较: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卵卵散产,船形,两侧有浮囊,漂浮于水面。长圆形(花瓣形),无浮囊,聚成筏块,浮于水面.纺锤形,无浮囊,散产,沉于水底。幼虫无呼吸管,仅有气孔,平浮于水面。呼吸管细长,倒垂于水面下。呼吸管粗短,倒垂于水面下。蛹呼吸管粗短、口宽。呼吸管细长,口窄。呼吸管略粗,口宽成虫翅有黑白斑颚须与喙等长,末端膨大。停落时体喙与停留面成一角度。翅无黑白斑下颚须长,超过喙,端部羽状。停落时体与停留面平行。翅无黑白斑下颚须与喙等长,停落时体与停留面平行。三属蚊生活史鉴别-1三属蚊生活史

4、鉴别-2按蚊伊蚊库蚊常见蚊种全世界已知超过3200种,我国已发现360种左右。常见的有中华按蚊、淡色库蚊、致乏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蚊等。中华按蚊体中型,灰褐色。雌、雄蚊触须均与喙等长,雄者末端膨大。触须(下颚须)上有四个白环,以顶白环最宽。中胸背板上隐约可见浅色条纹5条,上具少许黄色细毛。翅上有黑白斑,其中翅前缘脉上有2个白斑,第5纵脉的第2分枝末端有翅穗白斑(也叫缘缨白斑)。幼虫孳生于稻田、溪沟等清水中。成蚊栖息于人房、猪、牛圈吸血,为疟疾(间日疟)、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成蚊体型较小,黑色

5、,间有白斑。雌蚊触须比喙明显短,翅无黑白斑。中胸背板黑色,上面有一明显的白色纵纹,两侧翅基前有数族排列不规则的白鳞。后足各附节上均有白环。埃及伊蚊致倦库蚊成蚊体型中等,黄褐色。喙与足深褐色,无白环。雌蚊触须比喙明显短,翅无黑白斑。中胸背板无白色条纹。腹背各节有基部有灰白色横带,带的后缘突出成弧形,而淡色库蚊横带后缘平直。致乏库蚊和淡色库蚊都是我国尖音库蚊的两个地理亚种。淡色库蚊分布在北方,致乏库蚊分布于南方。大致分界线在北纬32~34度之间。一般而言,34度以北叫淡色库蚊,32度以南叫致乏库蚊。中间地带可杂交,有过度型,

6、任叫一名均可。孳生于脏水沟中,是典型的家蚊。骚扰阿蚊体型大,黑色。雌蚊触须不超过喙的1/4长,翅无黑白斑。喙粗,端部向下弯;中胸背板褐色,侧面有4个白斑。腹背面黑色,两侧有白斑,腹面基部为白色,腹部黑白相间有蛇皮状花纹。幼虫孳生于粪坑、污水坑。成蚊栖息于牲畜圈,也进人室吸血。三带喙库蚊体型较小,深褐色。雌蚊触须比喙明显短,翅无黑白斑。喙中段有一白环。中胸背板无白色条纹,翅鳞全黑色。腹背各节基部有窄的淡黄色横带。后足股胫节暗棕色,无白色鳞片。三、生活史及生态习性蚊虫的生活史: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期。

7、一个生活周期约10~15天。蚊虫的生活史蚊虫的生态习性群舞和交配:必须通过雌雄交配才能繁殖;有些蚊种未经交配也能产卵,但是不能孵化食性和营养:雌蚊吸血,雄蚊吸食植物汁液。各种蚊虫嗜血习性不同,可分为:嗜人血:白纹伊蚊、微小按蚊等;嗜动物血: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等;偏好人血兼吸动物血:淡色库蚊。温、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生殖营养节律和周环:雌蚊吸血→胃血消化/卵巢发育成熟→产卵栖息习性:室内栖息场所—潮湿的房内、卧室、悬挂的汗迹衣物;

8、野外栖息场所—桥洞、土穴、灌木丛、草丛、树洞、鼠洞等。栖息类型:内吸内栖型,如致倦库蚊;内吸外栖型,如三带喙库蚊;外吸内栖型,如迷走按蚊;外吸外栖型,如凶小按蚊等大多数蚊虫。城市蚊虫防治的主要对象是内吸内栖型和外吸外栖型。孳生场所蚊虫孳生场所的环境因素通常可以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3类。大型静水:如稻田、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