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基坑支护工程应用

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基坑支护工程应用

ID:5980863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0

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基坑支护工程应用_第1页
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基坑支护工程应用_第2页
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基坑支护工程应用_第3页
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基坑支护工程应用_第4页
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基坑支护工程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基坑支护工程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力式水泥土墙在基坑支护工程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介绍水泥土墙在软土地基基坑支护的应用,并对该类支护形式进行探讨,简单介绍水泥土墙施工工艺流程、方法、质量标准及要求和控制质量的具体做法。关键词:软土地基;深基坑;基坑支护;重力式水泥墙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概述水泥土墙是利用水泥材料作为固化剂,采用重力式机械在地基土中就地将原状土和固化剂强行拌合,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整体性和水稳性的加固水泥土墙体。其应用于基坑支护,采用连续成桩,相互搭接面形成具有同重力式挡土墙相似的基坑支护作用。重力式水泥土墙基坑支护较适

2、用于软土地区,如淤泥地区、含水量较大的黏性土、粉土地区等基坑工程。水泥土墙基坑支护的优点:a.施工时振动小,对周围建筑影响小;b.水泥土墙渗透系数小,墙体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c.自立式挡土支护,不需加支撑,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方便;d.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8水泥土墙基坑支护的缺点:a.水泥土桩的材料强度较低,其抗拉能力几乎为零;b.桩体强度受施工因素影响导致水泥桩的质量离散性较大;c.自立式挡土,在软基中变形位移相对较大。2重力式水泥土墙的计算1、重力式水泥土墙的抗滑移稳定性应符合下式规定(图一):式中:Ksl──抗滑移稳定安全系数,其值

3、不应小于1.2;Eak、Epk──作用在水泥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标准值(kN/m);G──水泥土墙的自重(kN/m);um──水泥土墙底面上的水压力(kPa);水泥土墙底面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可取um=γw(hwa+hwp)/2,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取um=0,此处,hwa为基坑外侧水泥土墙底处的水头高度(m),hwp为基坑内侧水泥土墙底处的水头高度(m);c、φ──水泥土墙底面下土层的粘聚力(kPa)、内摩擦角(°);B──水泥土墙的底面宽度(m)。图一抗滑移稳定性验算图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2、重力式水泥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应符合下式规定(图二):8式

4、中:Kov──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其值不应小于1.3;aa──水泥土墙外侧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至墙趾的竖向距离(m);ap──水泥土墙内侧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至墙趾的竖向距离(m);aG──水泥土墙自重与墙底水压力合力作用点至墙趾的水平距离(m)3、重力式水泥土墙墙体的正截面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边缘应力为拉应力时:b压应力:c剪应力:式中:Mi──水泥土墙验算截面的弯矩设计值(kN.m/m);B──验算截面处水泥土墙的宽度(m);γcs──水泥土墙的重度(kN/m3);z──验算截面至水泥土墙顶的垂直距离(m);fcs──水泥土开挖龄期时的轴心抗压强度

5、设计值(kPa),应根据现场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γF──荷载综合分项系数,取1.25;8Eak,i、Epk,i──验算截面以上的主动土压力标准值、被动土压力标准值(kN/m);验算截面在基底以上时,取Epk,i=0;Gi──验算截面以上的墙体自重(kN/m);μ──墙体材料的抗剪断系数,取0.4~0.5。3水泥土墙的构造水泥土墙通常采用水泥搅拌桩相互搭接成格构式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其墙体的刚性,土体置换率一般不小于0.60。桩体应相互搭接,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50mm,墙肋间距(L)不应大于2.0米。水泥土墙应按墙体强度、抗倾覆、抗滑移等确定其厚度B。在工程

6、设计中可以先根据土质条件初定其墙厚B=0.7h~1.0h(土质好的取小值,h为基坑深度),然后再对墙体强度、抗倾覆、抗滑移进行验算。嵌固深度可以先根据土质条件初定0.7h~1.5h(土质好的取小值,h为基坑深度)。4工程实例(1)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江门市怡福锦绣阳光住宅小区的独立二层地下车库基坑工程,其外边缘尺寸为160×34米;开挖深度自室外自然地面标高至坑底为4.80~5.10米;南北面为长边、北面和西面离地下室外壁6.0~8.0米为小区道路、南面为空旷地,东面离地下室外壁3.0米为已建住宅桩基础外边线。(2)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从室外自然地面自上

7、而下可分为:8回填土层:厚5.0~7.0米,重度18.0kN/m3,粘聚力C=12.0kPa,内摩擦角φ=10.00,松散状;粉质粘土层:厚0.9~1.1米,重度18.0kN/m3,粘聚力C=29.0kPa,内摩擦角φ=18.70呈可塑~硬塑状态;淤泥层:厚5.0~7.9米,重度16.0kN/m3,粘聚力C=5.7.0kPa,内摩擦角φ=5.70呈流塑状态,属高压缩性土层;粉质粘土层:厚3.5~5.5米,重度18.4kN/m3,粘聚力C=28.0kPa,内摩擦角φ=21.00呈可塑~硬塑状态;中粗砂层;厚>5.0米,主要成分为石英质中砂、粗砂组成,含少许砾

8、石,间或夹粘土薄层,局部地区相变为中砂;场内地下水位标高为室外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