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交联度测试方法-DSC.doc

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交联度测试方法-DSC.doc

ID:59817747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24

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交联度测试方法-DSC.doc_第1页
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交联度测试方法-DSC.doc_第2页
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交联度测试方法-DSC.doc_第3页
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交联度测试方法-DSC.doc_第4页
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交联度测试方法-DSC.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交联度测试方法-DSC.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施××××-××-××发布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交联度测试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Cross-linkingdegreetestmethodforEthylene-VinylAcetateappliedinphotovoltaicmodules—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DSC)(草案稿)GB/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27.160K83目次前言II1范

2、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样品制备25仪器和设备26试验要求27试验步骤28试验报告3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写。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是…….光伏组件用乙烯-醋

3、酸乙烯共聚物交联度测试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以下简称DSC)测量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以下简称EVA)交联度的术语和定义、试验仪器、试验环境、样品的制备、试验步骤、数据的处理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光伏组件用EVA的交联度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IEC61836太阳能光伏系统—术语、定义和符号ISO11357-1:2009塑料差

4、示扫描量热法(DSC)第1部分:通则ISO10147:2004交联聚乙烯(PE-X)管材与管件交联度的试验方法GB2297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交联度cross-linkingdegree用来表征高分子交联程度的物理量。EVA的交联度可用凝胶含量来表示,即EVA样品中所含EVA凝胶(交联的EVA)的百分率。3.2热流heatflow在导热物体中单位时间内由对流、辐射等方式通过垂直于传热方向某一截面的热量。3.3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scanningcalo

5、rimetry(DSC)根据样品和参比物升温需要的不同热量是温度函数的一种热分析方法。试验中样品和参比物温度基本保持一致。一般而言,DSC分析的样品温度随时间线性增加,而参比样品在扫描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固定的热容量。DSC测量EVA交联度即是利用EVA固化段的吸放热进行测量的方法。3.4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er在严格控制程序温度下,测量输入(或取出)试样和参比物的平衡热量差的仪器。4样品制备4.1取样要求4.1.1试验样品应来自同一厂商、同一设备、同一工艺、同一时间

6、段的EVA。4.1.2样品分别取自交联前和交联后的EVA。4.1.3取样时取样者应戴洁净手套,取样后用袋子包装并做好标识,应避免光照并保持干燥。4.2制备步骤4.2.1分别制备交联前和交联后的样品7±0.5mg(可根据样品盘实际情况进行调整)。4.2.2平行样品的重量之差≤±5%。4.2.3分别将交联前后的样品放在试验坩埚内,用样品封装机压制封装。4.2.4在电子天平上分别称量盛样品坩埚及空坩埚的重量。4.2.5记录各次测量值。5仪器和设备5.1电子天平天平采用微量电子天平,精确到0.01mg,量程大于1g。5.2

7、差示扫描量热仪5.2.1仪器温度精确度≤±0.05℃,量热精确度≤±0.2%,量热灵敏度<1μW,量热重现性<±0.1%。5.2.2温度加热炉,升温速度宜5~30℃/min,测温准确度≤±0.1℃。5.3仪器的校准采用性能稳定的铟或锡等标准物质作为温度、热流验证材料,用蓝宝石作为基线校准物质,定期校准设备。6试验要求6.1环境要求试验要求环境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50±5)%。6.2参数设定按照具体实验要求设定以下参数:a)第一次升温,起始温度:20℃为宜;终止温度:250℃为宜;升温速率:10℃/mi

8、n为宜。b)为确保第一次升温后样品已完全交联,故进行第二次升温(升温条件同于第一次升温)。第二次测试完固化段热焓值应小于0.1J/g。c)试验需在有干燥的氮气、氦气或氩气等保护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建议保护气体流量50ml/min。7试验步骤试验根据以下步骤进行:a)样品按4.1取样,按4.2制备。b)试验环境按6.1设置。c)试验参数按照6.2设定。d)确认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