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列知识点.doc

高考数列知识点.doc

ID:59818995

大小:113.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24

高考数列知识点.doc_第1页
高考数列知识点.doc_第2页
高考数列知识点.doc_第3页
高考数列知识点.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数列知识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列知识回顾总结一、基础知识回顾所谓数列就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数列的一般形式是a1,a2,…,an,…通常简记为{an}.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从函数的角度看,数列可以看做是一个函数,定义域是自然数集或自然数集的一个有限子集,函数表达式就是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数列{an},把Sn=a1+a2+…+an叫做数列{an}的前n项和,则有I.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1.等差数列(1)定义:(2)通项公式:an=a1+(n-1

2、)d.(3)前n项和公式:(4)等差中项:(5)任意两项:an=am+(n-m)d.(6)性质:①公差为非零的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通项公式为n的一次函数;②公差为非零的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前n项和公式为n的不含常数项的二次函数;③设{an}是等差数列,如果m、n、p、q∈N*,且m+n=p+q,那么am+an=ap+aq;④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Sm,S2m-Sm,S3m-S2m,…,Spm-S(p-1)m(m>1,p≥3,m、p∈N*)仍成等差数列;⑤设Sn是等差数列{an}

3、的前n项和,则是等差数列;⑥设{an}是等差数列,则{λan+b}(λ,b是常数)是等差数列;⑦设{an}与{bn}是等差数列,则{λ1an+λ2bn}(λ1,λ2是常数)也是等差数列;⑧设{an}与{bn}是等差数列,且bn∈N*,则{abn}也是等差数列(即等差数列中等距离分离出的子数列仍为等差数列);⑨设{an}是等差数列,则{}(c>0,c≠1)是等比数列.2.等比数列(1)定义:(2)通项公式:an=a1qn-1.(3)前n项和公式:(4)等比中项:(5)任意两项:an=amqn-m.

4、(6)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S=(7)性质:①设{an}是等比数列,如果m、n、p、q∈N*,且m+n=p+q,那么am·an=ap·aq;②设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则Sm,S2m-Sm,S3m-S2m,…,Spm-S(p-1)m(m>1,p≥3,m、n∈N*)仍为等比数列;③设{an}是等比数列,则{λan}(λ是常数)、{}(m∈Z*)仍成等比数列;④设{an}与{bn}是等比数列,则{an·bn}也是等比数列;⑤设{an}是等比数列,{bn}是等差数列,bn∈Z*,则

5、{abn}是等比数列(即等比数列中等距离分离出的子数列仍为等比数列);⑥设{an}是正项等比数列,则{logcan}(c>0,c≠1)是等差数列.二、能力提高题分析例1设数列{an}的前n项和Sn=2an-1(n=1,2,…),数列{bn}满足b1=3,bk+1=bk+ak(k=1,2,…),求数列{bn}的前n项之和.(1996年全国数学联赛二试题1)【思路分析】欲求数列{bn}前n项和,需先求bn.由ak=bk+1-bk,知求ak即可,利用ak=Sk-Sk-1(k=2,3,4,…)可求出

6、ak.【略解】由Sn=2an-1和a1=S1=2a1-1,得a1=1,又an=Sn-Sn-1=2an-2an-1,即an=2an-1,因此{an}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有an=2n-1.由ak=bk+1-bk,取k=1,2,…,n-1得a1=b2-b1,a2=b3-b2,a3=b4-b3,…,an-1=bn-bn-1,将上面n-1个等式相加,得bn-b1=a1+a2+…+an.即bn=b1+a1+a2+…+an=3+(1+2+22+…+2n-1)=2n-1+2,所以数列{bn}的前

7、n项和为Sn′=(2+1)+(2+2)+(2+22)+…+(2+2n-1)=2n+2n-1.【评述】求数列的前n项和,一般情况必须先研究通项,才可确定求和的方法.例2求证:若三角形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列,对应的三边成等比数列,则此三角形必是正三角形.【思路分析】由△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知∠B=60°,三个角可设为60°-d,60°,60°+d,其中d为常数;又由对应的三边a、b、c成等比数列,知b2=ac,或将三边记为a、aq、aq2,其中q为正常数,由此知要证此三角形为正三角形只

8、须证明d=0或q=1或a=b=c.【证】设△ABC的三个内角为A、B、C及其对边a、b、c,依题意b2=ac,∠B=60°.【方法1】由余弦定理,得整理得(a-c)2=0因此a=c.故△ABC为正三角形.【方法2】设a、b、c三边依次为a、aq、aq2,由余弦定理有cosB=,整理得q4-2q2+1=0,解得q=1,q=-1(舍去)所以a=b=c,故此△ABC为正三角形.【方法3】因为b2=ac,由正弦定理:(2RsinB)2=2RsinA·2RsinC(其中R是△ABC外接圆半径)即sin2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