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劳损复习过程.ppt

腰部劳损复习过程.ppt

ID:59823791

大小:77.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11-24

腰部劳损复习过程.ppt_第1页
腰部劳损复习过程.ppt_第2页
腰部劳损复习过程.ppt_第3页
腰部劳损复习过程.ppt_第4页
腰部劳损复习过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腰部劳损复习过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腰部劳损腰部劳损腰部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等软组织慢性损伤.这是腰腿痛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⒊检查:劳损处可有压痛点,有的可触摸到索条结节等阳性体征。脊柱外形一般正常,俯仰活动多无障碍。(临床上经常遇到许多腰痛的患者,在x线和化验检查均无明显改变,只有局部压痛点。对这类腰痛,过去常诊断为“腰肌劳损”。但究竟属哪一块肌肉劳损却很模糊,而且这一病名所包括的含意也很不确切。与其说是肌肉劳损,不如说是肌肉以外部位的劳损。按病理是一种退行性改变。韧带的囊样变或纤维断裂。筋膜的纤维化和粘连,进一步挛缩,而对皮神经产生压迫)。常见有以下八种:(一)棘间

2、韧带劳损主要表现:局部疼痛,痛点在两个棘突之间,以腰前屈的牵拉痛为主。中年以后韧带变性增厚,棘间距变小,这时也有腰后伸的挤压痛。以腰5骶1之间为最多。可能是因为这一部位的活动较多,又因骶骨无活动性,缺乏缓冲和吸收震荡的能力,故易遭受损伤。(如用0.5~2.0﹪普鲁卡因,注入疼痛部位及其两侧,腰的前屈痛可以立即消失,这个诊断方法比较准确。)(二)棘上韧带劳损棘上韧带劳损其压痛点在棘突上或稍偏于棘突一旁,检查时用两拇指作触诊,在疼痛部位作左右推动,可感到有小索条在手指下左右移动或有横断的沟痕。(在此压痛点用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部位和量选择适当时,疼

3、痛可立即消失。)棘上韧带多在下胸段或胸腰段的后凸部位。压痛点在棘突上或稍偏棘突一旁,右侧多于左侧的缘故可能是右利的人较多。右侧斜方肌、菱形肌使用较多,此处棘上韧带长期遭受反复牵拉容易劳损。下胸段和胸腰段的后凸部位也是坐椅时与椅背相接触的部位,此处也是棘上韧带剥离的好发部位。另外,棘上韧带为腰背筋膜后叶的附着点,一般下腰部的棘上韧带趋于消失,止于腰3占22%,止于腰4占73%,止于腰5占5%。故四五棘上韧带劳损的诊断,要慎重考虑。(三)腰臀皮神经粘连解剖与病理脊神经走出椎间空后分为前枝和后枝,腰骶神经的前枝,伸延而构成股神经和坐骨神经。其后枝向背

4、后伸延,有分内枝和外枝;内枝分布背部肌肉,外枝分布于腰臀的皮肤。胸后的皮神经均从腰背筋膜即横凸尖处传出,第1~3腰神经的后枝在髂嵴上方从浅筋膜穿出,支配臀部后外侧皮肤,称臀上皮神经。唯第4~5腰神经无后侧皮枝,不支配腰臀部皮肤,故靠臀部内侧的臀中皮神经是属于骶1~2的分枝,而不是按顺序排列为腰4~5的神经分枝。这些皮神经从筋膜孔传出至皮下的沿途,由于慢性劳损、无菌性炎症,以至最后粘连,或肥胖者在筋膜孔外形成脂肪疝,终至压迫神经而下腰痛或臀部疼痛。临床表现和诊断:1.腰臀部疼痛(腰臀皮神经分布区),也可有大腿前部或小腿后部的反射痛。(主诉是腰臀部

5、疼痛,自觉疼痛区除腰臀的神经后枝分布区外,还有反射痛到前枝分布区的大腿前部<腰2~3>或小腿后部<骶1~2>,一般反射痛无针刺麻木区。)2.压痛点在骶棘肌外侧缘或臀上皮神经及臀中皮神经从筋膜穿出处(髂嵴上方)。(骶棘肌外缘是腰背筋膜前后层移行部,常是发生慢性粘连的部位。臀部皮神经的筋膜穿出处的狭窄,都是压迫皮神经的根源。从局部压痛点可以找到诊断的依据。如果原发病灶的压痛点用普卢卡因麻醉后,臀部的原发痛和腿的反射痛均能消失。)(与腰椎间盘突出不同是:椎管内外症状的鉴别,所以本病的屈颈试验和足背屈附加试验均不明显。用普卢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后,再检查

6、有无疼痛是最好的判定病灶部的方法。)(四)阔筋膜挛缩阔筋膜:是大腿的深筋膜,为全身最厚的筋膜,呈鞘状包裹大腿诸肌,并向肌群之间突入形成三个肌间隔。在近侧,它与腰胸筋膜和腹外筋膜相延续。外侧部分,因有阔筋膜张肌的腱纤维编入而特别增厚呈扁带状,称为髂胫束。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的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在阔筋膜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于髂胫束,后者止于胫骨外侧髃,能使阔筋膜紧张,可屈髋并使之内旋。临床表现和诊断:1.患腿不能内收,患腿显长。2.压痛点在髂嵴的前部和股骨大粗隆的前方。3.阔筋膜紧张试验阳性。(用普卢卡因封闭效果不明显,因为阔筋膜的挛缩紧张范

7、围很广,不易用普卢卡因达到完全麻醉的目的,所以封闭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五)股骨大粗隆部滑囊炎股骨大粗隆向外侧稍有突出,每当髋关节前屈和后伸的动作时,此突出部与阔筋膜和臀大肌的联合腱膜互相摩擦,股骨大粗隆部的皮下和腱膜下部有缓冲这种摩擦作用的滑囊。如果滑囊慢性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每当迈步,腱膜划过大粗隆时即产生疼痛。慢性滑囊炎的囊壁变厚,所以走路时不但疼痛而且有“咯嗒”的音响,旁人虽听不到而患者通过骨传导感到有明显的响声,检查者用手扶在大粗隆的外侧并嘱患者两腿坐原地踏步的动作,可以触到有条索状的东西在手下滑动,并且有疼痛。主要体征:1.患侧大粗

8、隆前外侧肿胀。(因滑囊位于髂胫束深面,故轻度肿胀不易查出。)2.局限性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在大粗隆上滑动。3.患肢内收受限,但旋转活动正常(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