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讲课讲稿.ppt

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讲课讲稿.ppt

ID:59824081

大小:820.00 KB

页数:116页

时间:2020-11-24

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讲课讲稿.ppt_第1页
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讲课讲稿.ppt_第2页
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讲课讲稿.ppt_第3页
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讲课讲稿.ppt_第4页
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讲课讲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讲课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二)腊肉类肉经食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糖和调味香料等腌制后,再经晾晒或烘烤或烟熏处理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化加工。腊肉类的主要特点是成品呈金黄色或红棕色,产品整齐美观,不带碎骨,具有腊香风味。腊肉类主要代表有中式火腿、腊猪肉、腊羊肉、腊牛肉、腊兔、腊鸡、板鸭、板鹅等。(三)酱肉类肉经食盐、酱料(甜酱或酱油)腌制、酱渍后,再经脱水(风干、晒干、烘干或熏干等)而加工制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煮熟或蒸熟加工。酱肉类具有独特的酱香味,肉色棕红。酱肉类常见有清酱肉(北京清酱肉)、酱封肉(广东酱封

2、肉)和酱鸭(成都酱鸭)等。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四)风干肉类肉经腌制、洗晒(某些产品无此工序)、晾挂、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化加工。风干肉类干而耐咀嚼,回味绵长。常见风干肉类有风干猪肉、风干牛肉、风干羊肉、风干兔和风干鸡等。(五)腊肠类传统中式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猪肉为主要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再晾晒或烘焙而成的肉制品,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风味肉制品。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二、腌制原理腌制是借助盐或糖扩散渗透到组织内部,降低肉组织内部的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有选择地控制有害微生物或腐败菌的活动并伴随着发色、成熟

3、的过程。它不仅可以改变细菌菌属状况,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防腐性,增强肉的保水性、粘结性,促进加热凝胶的形成,稳定肉的颜色,还可以形成并保持具有独特的盐腌风味,从而改善和提高肉制品的风味。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一)抑菌防腐1.脱水作用食盐可以提高肉制品的渗透压,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当食盐含量超过10%时,微生物细胞脱水,造成质壁分离,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活动就会受到暂时的控制。当食盐含量达到15%~20%,则大多数微生物停止生长。2.降低水分活度一般微生物的生长都有其适当的Aw范围,低于这一范围,该微生物将不能生长。盐加入后由于离子周围限制

4、了大量的水分子,大大降低了Aw,从而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Aw-微生物-肉制品的关系如表5-1所示。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表5-1Aw-微生物-肉制品关系Aw在Aw以下为被抑制增殖的微生物0.95革兰阴性杆菌,芽孢细菌的一部分,某种酵母0.91大部分的球菌、乳酸菌、某种霉菌0.87大部分的酵母0.80大部分的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0.75好盐细菌0.65耐干性霉0.60好渗透压酵母0.50微生物不繁殖Aw常见肉制品的Aw范围0.99~0.980.98~0.960.930.80生鲜肉及腌制肉蒸煮火腿、香肠培根干香肠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3.毒性作用一般来说

5、,微生物对钠很敏感。在Na+含量较低时,对微生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如生理盐水),但当超过一定的含量时就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Na+能和细胞原生质中的阴离子结合,因而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同样,Cl-会和细胞原生质中阳离子结合,从而使微生物生命活动受到抑制。4.影响酶活性微生物分泌出来的酶很容易遭到盐液的破坏,这可能是盐液中的离子破坏了酶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或与肽键结合,从而影响了酶的活性。5.去氧作用由于盐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盐液中氧的溶解度,从而形成了缺氧环境,不利于好氧菌的生长。同时也减少了脂肪被氧化的机会。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二)呈色在腌制过程

6、中,硝酸盐类与肌红蛋白发生一系列作用,而使肉制品呈现诱人的色泽。关于它的形成过程,参照第四章第三节发色剂内容。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NO-Mb是构成腌肉颜色的主要成分。NO-Mb生成量的多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1.亚硝酸盐的使用量肉制品的色泽与亚硝酸盐的使用量有关,用量不足时,颜色淡而不均,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会迅速变色,造成贮藏后色泽的恶劣变化。为了保证肉呈红色,亚硝酸钠的最低用量为0.05g/kg;为了确保安全,最大使用量为0.15g/kg,在这个范围内根据肉类原料的色素蛋白的数量及气温情况变动。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2.肉的pH亚硝酸钠只有在酸

7、性介质中才能还原成NO,一般发色的最适宜的pH范围为5.6~6.0。有时为了提高肉制品的持水性,常加入碱性磷酸盐,造成pH向中性偏移,往往使呈色效果不好,pH接近7.0时肉色就淡,所以必须注意其用量。但过低的pH环境中,亚硝酸盐的消耗量增大,如使用亚硝酸盐过量,又容易引起绿变,3.温度生肉呈色的进行过程比较缓慢,经过烘烤、加热后,则反应速度加快。如果配好料后不及时处理,生肉就会因氧化作用而褪色,这就要求迅速操作,及时加热。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4.添加剂添加抗坏血酸,当其用量高于亚硝酸盐时,在腌制时可起助呈色作用,在贮藏时可起护色作用;蔗糖和葡萄

8、糖可影响肉色强度和稳定性;加烟酸、烟酰胺也可形成比较稳定的红色。但这些物质没有防腐作用,所以暂时还不能代替亚硝酸钠。另一方面有些香辛料如丁香对亚硝酸盐还有消色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