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主以甘草命方名九首浅析

张仲景主以甘草命方名九首浅析

ID:5984321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30

张仲景主以甘草命方名九首浅析_第1页
张仲景主以甘草命方名九首浅析_第2页
张仲景主以甘草命方名九首浅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张仲景主以甘草命方名九首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张仲景主以甘草命方名九首浅析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凡方280首,方中用甘草者126方,方名中有甘草者34方,用甘草于首位命名者9首,分别为甘草汤、甘草泻心汤、甘草干姜汤、甘草附子汤、炙甘草汤、甘姜苓术汤、甘草麻黄汤、甘草粉蜜汤、甘麦大枣汤,本文对以上9方中甘草的配伍、用量用法及其功效主治分析如下。甘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用途广泛,有“十方九草”之说。它的名称很多。《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五世纪名医陶弘景称之为“国老”和“众药之王”。《本经》称美草,《别路》称蜜草,等等。维吾尔语称“曲曲不牙”即甜棍之意。  1甘草汤  “少阴病,咽痛者,可与甘草。不差,与桔

2、梗汤”。“甘草汤方,甘草二两,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又“甘草,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减半,分温三服”。  同一方,书见两处,因煎服法不同,其主治迥异。前者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治伤寒少阴阴火上扰所致咽痛,用生甘草二两。(《伤寒论》用甘草之处不止一方,生用者唯此一方)。要求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每日1剂,分2次服,其目的在于直入少阴,清少阴伏火,解阴经之热毒,缓急而止咽痛。后者取其甘寒清热,用治虚热肺痿。虚热肺痿只能缓取,不能直攻,故煎服法要求,以水三升,煮减半,分温三服,达甘草清热,使热渐化的目的。足见甘草生用清热解毒,炙用或久煎力缓。 

3、 2甘草泻心汤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使也,甘草泻心汤主之”。“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二十枚,擘黄连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或中风,本当以汗解之,医反下之。则虚其脾胃,引表邪内陷或痞利俱甚而以利为重,中虚为主,其治疗主要在和胃补中,消痞止利。甘草泻心汤,方以炙甘草四两为君药,意在扶脾胃气虚,中气足则旋运正常,痞消利止。张仲景尤注重煎服法:“一是以

4、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二是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方与甘草汤相比较,甘草汤生用甘草,以清少阴伏火而利咽,本方炙用而久煎,增强其和胃补中之效。甘草汤,每日二服,取其直入少阴;本方去滓再煎,日三服使其缓补脾虚,足见张仲景制方之严谨。  3甘草干姜汤  “伤寒,脉浮,日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阴阳气血俱虚又复感外邪之证,理当扶阳助阴解表,若单用桂枝汤发汗,则犯虚虚之戒,更伤阳

5、气、阴血,成阴阳俱虚证。治疗当分先后缓急,根据“阳生则阴长,阳固则阴存,有形之阴难以速生,无形之阳则有倾刻而亡的理论”故张仲景以复阳为主,方用甘草干姜汤,方中甘草炙用,补中益气,干姜大辛大热,守而不走,回阳温中,二药合用,辛甘合化,重在复脾胃之阳。关于脚挛急,咽中干,烦躁系阴血不足等症,张仲景也作了周密的考虑,一是方中只用干姜不用附子及其他辛烈之品,二是以甘草为君,且其用量倍于干姜,皆寓扶阳而不碍阴,张氏用药之精心于此可见一斑。  4甘草附子汤  “风湿相搏,关节痛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甘草二两,

6、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风寒湿三邪胶滞关节,用本方温阳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方中桂附合用温经镇痛,兼固表止汗,术附合用,温阳化气,行水除湿镇痛。关键还在于本方以甘草为君,并以甘草命名,其义有三,一是取其甘温而补,补脾之虚;二是将术、附以行水湿,三是配桂枝以通心阳,峻药缓行,共驱风寒湿之邪气。  5炙甘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草汤主之。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心之阴阳不足,气血俱虚,则脉结代,心动悸,故以炙甘草汤温阳复脉,滋养气血为要,

7、本方重用炙甘草,并以之名方,以其甘温,和中健脾益气,助后天生化之源,达养血定悸,复脉之功。用现代科学方法,从甘草提取出的“甘草甙”有强心作用,可知甘草对心之气血虚衰证确有疗效,足见张氏在当时科学不十分发达的时候就能用甘草温阳复脉之用。  6甘姜苓术汤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甘草干姜苓术汤方,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本方所治乃指寒湿之邪着于腰部所致之肾着病,方中以甘草伍干姜,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