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缩微景观》教学举隅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缩微景观》教学举隅

ID:5984760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0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缩微景观》教学举隅_第1页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缩微景观》教学举隅_第2页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缩微景观》教学举隅_第3页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缩微景观》教学举隅_第4页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缩微景观》教学举隅_第5页
资源描述: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缩微景观》教学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缩微景观》教学举隅  摘要:汉语成语的梳理探究活动,要力求突出文化品位,并与“优美的汉字”一起,组成一个互联的整体,使学生探究汉语字词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与汉民族文学、书法、中医等的密切关系,突出成语的文化百科全书的特点,既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又使学生学会梳理探究时应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的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关键词:梳理探究;成语教学;文化寻根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

2、036-0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强调:“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在探究活动中,用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既是对参与课程实验的学生的目标要求,更是对引领课程实验的教师的目标定位。以教科书必修2《梳理探究8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语文活动为例,既是培养师生双方在语言、文化、文学等方面所教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巩固和整合,又是引导师生双方合作探究,

3、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如果只把教材的“三个小活动”完成,没有去进行“独特视角的梳理探究”,学生除了概念化的感知,不会有新的所得,活动的深层意义就难以显现。如何使活动显现深层意义?如“成语与民族文化传统、自然环境、语言特点的关系如何体现”、“文化名人余秋雨不提倡使用成语或反对使用成语,该如何看待”、“成语中有歧视妇女的现象存在,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特征”等问题的梳理探究,可能会使师生双方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汉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成语运用得准确恰当,能增强语

4、言的表达效果。因此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达到“梳理探究”的目标,以下方面我认为值得探究。一定的民族语言,依存于一定的民族社会;一定的民族社会,是同该民族所在的特定的自然环境相联系的。这样,在一定的民族语言里,有些成语的产生,也就带上了该民族自然环境所独有的山川、交通、气候、物产等方面的特色。8例如“蜀犬吠日”(还有“夜郎自大”)这一成语,在其他民族语言的成语里是不可能有的,因为“蜀中山高雾重,少见日光,每至日出,群犬吠之”(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这样的现象,为蜀地所独有。下列

5、成语也是汉民族语言所独有的:合浦珠还、泾渭分明、中流砥柱、吴牛喘月、黔驴技穷、得陇望蜀、终南捷径、庐山真面、逼上梁山,等等,对没有汉文化修养的民族是无法理解的。在汉语里,存在着很多同竹相关的成语,例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立竿见影、管窥蠡测、梦笔生花、箭在弦上、节外生枝、筚路蓝缕、滥竽充数、寄人篱下、功亏一篑,等等。在其他一些民族语言里,是罕有类似现象的。何以如此呢?就在于中国盛产竹子,不仅是南方,秦汉时的北方由于气候比现在温暖,黄河以北的地区也还产竹。这样汉人的衣食住行便同竹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食

6、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篾,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鞵,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耶!”(苏东坡《记岭南行》)正是这种情况,在创造成语时,竹便自然而然引起汉人的丰富联想,而那些生活中与竹无甚关系的民族,在他们的语言里,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如此众多同竹有关的成语了。即如“雨后春笋”一词,在英语里,与之相当的是“Like8mushrooms”(直译为“宛如蘑菇似的”),在俄语里,与之相当的直译也是“像雨后蘑菇一般”。他们表示的都是同一概念,即形容新事物的蓬勃成长,而其所借以体现的手段是有所不同的。汉语是以“春笋”为

7、喻,英语、俄语是以“蘑菇”为喻,其所以如此,正由于竹这种植物不盛产于英、俄,那么汉人为什么不用“蘑菇”,而用“竹”呢?由于汉人历来都爱好竹,曾将竹与松、梅并喻为“岁寒三友”;而蘑菇一则是它属于蕈类,蕈是高等菌类。而菌常同“霉”相关联,取义有些忌讳;再从汉语构词看属于连绵字,缺乏造词能力;此外“竹”从面子上看远比“蘑菇”体面,这也体现了汉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文化。一定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基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而有其一定的社会生活状况。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不同的习俗风尚与宗教信仰。因此,在一定的民族语言

8、里,有些成语也就带有一些特殊色彩。例如:“目不暇接”这个成语就出自《世说新语》一书,在季羡林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中写到,走在德国的大街上“就像走在山阴道上”,这里就是间接引用了“应接不暇”的成语,表达了季羡林对祖国和祖国文化的无比热爱。可惜许多小学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忽略了。再如汉语里的“歃血为盟”、“口血未干”,它们的产生又是由于我国古代有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