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建筑多样化改造利用

中国旧建筑多样化改造利用

ID:598545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0

中国旧建筑多样化改造利用_第1页
中国旧建筑多样化改造利用_第2页
中国旧建筑多样化改造利用_第3页
中国旧建筑多样化改造利用_第4页
中国旧建筑多样化改造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旧建筑多样化改造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旧建筑多样化改造利用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寻找建筑技术的文脉关系及新技术应用的切入点:文脉,英文为Context,原意指文章中的“上下文、前后关系”。在语言学中,该词被称作“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更广泛的意义上,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被单纯地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或承启关系。《建筑学报》和《世界建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有过不少相关的论述。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技术上分析,是否也存在Context?许多产业建筑,可能其身世中并没有引人注目的人文经典,但从建筑结构技术上讲,

2、其当时所采用的结构体系——如无梁楼盖、折板屋面、薄壳结构等(类似北京的798工厂厂房),到今天都是一些较为先进的结构选型方案,在降低楼层的高度,节约结构空间,大跨度空间利用方面均有创新之处。如果说技术上的滞后是导致形式陈旧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技术进步是突破常规形式的重要手段。5因此,在建筑技术的“上下文”关系中,不仅需要传承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的建筑营造理念,更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各种能够充分反映当代建筑技术水平的新技术、新材料,包括一些智能化、生态化的技术或理念。这样做,既可以合理延长建筑的使用周期,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有效的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又可以产生新的建筑形式

3、,使后来者在翻阅这座建筑的往事时,不是简单地回到历史的某一点,而是在了解并学习这座建筑历史演变的整个过程。“过去的经验不在于给我们作形式上的模仿,更大的意义在于使我们认识和了解真正的事物发展规律”。2、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需要多样化:国内的旧建筑改造再利用过程中,开发创意产业聚集区是比较容易操作并能引起政府、社会甚至学界瞩目的一种模式——房屋不变更产权,无需大资金投入。根据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规划:“到2007年上海将形成70—80个创意产业园区,总量100—150万平方米,吸引3000—4000家各类创意企业……,呈现‘两带三区’,即:黄浦江沿岸和苏州河沿岸;

4、苏州河北区、苏州河南区、浦东新区。”这些区域大部分是现存的老工业区,在城市的不断包围中原有生存的环境已退化,如无有力的资金或措施支持,出租也就成为一种被动的权宜之策。像北京的798工厂,当面临外部高附加值的利益取向时,要让产权单位发自内心地以保护产业遗存,保护艺术家的创意家园为己任,恐怕是一厢情愿。5而另一种比较常规的做法即所谓“置换”,较多见于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如引言所述的情况,似乎这成为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更新的常规手法和惯性思维。这两种模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类似外研社(二期)印刷厂改造这样的优秀项目屈指可数(况且该项目改造前后的业主没有变更)。难道就不

5、能把这些旧建筑改造成经济性酒店、超市、体育健身用房,或者廉租房、单身公寓等等?和谐社会的城市中心不仅仅只有高档社区和时尚产业,也需要为普通人(包括大量的外来务工者)提供生活的空间。比如在杭州汽车发动机厂主厂区的搬迁改造规划中,在拆除破损建筑的同时,保留厂区内原有的食堂、礼堂(电影院)等生活配套建筑,而将厂房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前提下改造成廉租房或小型公寓,提供给城市的中底收入者或外来务工人员使用。如果不考虑土地成本,单就改造成本而言,由于已有的生活配套设施不必新建,因此所需资金不会很大。这比在城市郊区大片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模式,更方便了城市的普通劳动者,更能体现社会

6、公平的原则。引导社会公平、控制贫富差距是社会和政府都需要为之努力的职责,这种模式需要政府的积极投入,特别是在产权转移方面提供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3、设计与政策法规的互动与调整,提高建筑适应性:5建筑设计各项规范是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调整的,因此,在旧建筑的改造设计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由于前后规范条款的不一致所产生的矛盾。应该认识到强制性规范的设置,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旧建筑的改造利用,建筑的安全性是最根本的要求,不能够为了保护历史价值而忽略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因此,以破坏建筑结构安全的代价来取得设计突破的方式是不能提倡的。建筑功

7、能的重新布局和调整,是以结构安全为前提的。上海交大海事历史博物馆的改造正是严格地遵循了这一前提条件。这更需要设计师的应变能力和扎实功底。反之,国家也需要为旧建筑的改造利用提供更适宜的政策法规。比如说,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改建项目均以参照新建项目、最新规范为原则,由于受现存条件的制约,有些旧建筑的改造项目很难完全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这就需要在针对旧建筑的改造项目上,有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政策依据,甚至是专门的规范。其次,在相关的规划和土地管理方面,同样需要有与旧建筑的改造利用更相适宜的政策环境。就目前而言,如果采取置换模式,国家允许当地的规划和土管部门调

8、整相应的规划用地性质;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