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优势

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优势

ID:5985947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0

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优势_第1页
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优势_第2页
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优势_第3页
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优势_第4页
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优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优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优势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开始将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在中药制药工作中,从而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中介绍了多种中药颗粒精制技术与方法,通过这些技术与方法的对比发现,在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其生产效率,达到最终的制药效果,有效的解决了颗粒吸湿性的问题。本文就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其应用优势。关键词: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应用;优势中药颗粒剂是药品中的一种,其具有服用方便、易吸收

2、、疗效好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中药颗粒制药过程中,由于受到过去技术的影响,很多中药颗粒剂制作都相对比较粗糙,不仅不便于人们的携带,还极容易因为外界空气的影响而变得潮湿、稳定性差,其疗效也就会降低,并且该可以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等,对于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服用都非常不利。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其制药技术进行分析,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制药,从而提高其稳定性,解决上述各种问题,并且还有利于中药剂型的制作。简单介绍了几种先进的中药颗粒精制技术,并将其与传统的制药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新技术在中药颗粒

3、制作中的应用优势。5一、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的应用价值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中药颗粒的各种问题,例如不便于携带、颗粒粗糙、易受到外界空气的影响等,使其达到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该项技术在应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药品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然后对整个中药颗粒制药过程的质量严格控制,从而有效的提高其制作质量,达到中药颗粒精制的要求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主要是将制作工艺以及现代化设备结合起来的一项技术,在提取药物成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会采用逆流循环提取法、膜分离法、CO2超临界萃取法进

4、行,这些方法又可以有效的将药物成分中的杂质去除,提高药物成分的纯度;然后再采用干法制粒的方法将药物制作成颗粒,在该工序当中,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减小其服用剂量,甚至达到全粉末颗粒的标准;再采用速释薄膜包衣技术对制作的颗粒进行加工与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颗粒的稳定性。相对于传统的中药颗粒制作技术而言,这一技术有利于缩短其制作时间,提高中药的制作质量与效率,不仅如此,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的应用还具有节能节水的优点,有效的提高了其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5逆流循环提取法中的换热部件采用的是板式换热器,这

5、种装置具有多样化的功能,相对于传统的加热方式而言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在提取药物成分的过程中,逆流循环提取法中的装置还会分析溶剂与提取物之间的浓度,这样也就能够快速提取药物成分,从而节约能源的消耗,提高其生态效益。在中药颗粒制药过程中,CO2超临界萃取法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节能环保、无毒无害无味、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并且还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以及渗透能力,因此在提取药物成分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降低其制作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与生态

6、效益。在提取药物成分的过程中,膜分离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乙醇的使用,这就降低了其中的杂质,提高其纯度,保证在其提取药物成分时的安全性与质量,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新兴技术。二、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的工艺方案全粉末制粒适合采用的工艺路线为:净药材粉碎或超微粉碎一(加入适量辅料)混合均匀一湿法或干法制粒(一包衣)一分装。提取物制粒适合采用的工艺路线为:净药材提取一分离一浓缩(或浓缩干燥)一制粒一包衣一分装。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需要组合联用多项提取分离技术,才能实现中药除杂质和有效成分或有效部

7、位富集的目标。因此,用中药提取物制备精制颗粒的工艺方案具有传统工艺与新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和各项技术组合联用的特点。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工艺方案路线图见图1。5三、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的对比试验对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工艺分别进行了10批次产品生产的重现性试验,结果均表明新技术工艺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1)智能密闭循环连续逆流提取工艺(新工艺)与多能提取工艺(旧工艺):以贞芪扶正颗粒为例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发现,处理相同质量原料药材,与多能提取工艺相比,智能封闭连续逆流提取工艺,自动化水平高,工艺重现性好

8、;提取时间缩短1倍,操作人员数减少1倍;提取有效活性组分更完全,节省溶剂2、3倍;安全性强。2)醇沉法和膜分离法以肺宁颗粒为例进行对比试验,通过结果可知,随着醇浓度的提高,醇沉法干浸膏得率、浸膏中绿原酸包的含量以及抑菌效果均下降明显,而膜分离法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不明显,抑菌效果与原液比也无显著变化。3)干法与湿法制粒工艺:以复方金银花冲剂为例进行两种工艺对比试验,通过结果可知,干法制粒较湿法制粒能耗小、节约辅料用量,减少了服用量(仅为湿法的l/10),颗粒外观结实、美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