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和思索

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和思索

ID:598829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0

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和思索_第1页
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和思索_第2页
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和思索_第3页
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和思索_第4页
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和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和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实践和思索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同时对其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整合方法●整合中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很多教师都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尝试,有效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实效的提高。但同时,在具体整合的过程中,

2、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多数学课堂,出现了严重的为整合而整合的现象,有的为了体现整合,甚至以牺牲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归纳一下,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的效果流于形式6在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切实选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点,尤其是没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和创设情境等方面的功能,使整合流于形式。例如,在课堂中,有些教师只是机械地把课上所有要说和要讲的内容全部转移到幻灯片上,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播放。很显然,这种做法,教师只是扮演了点击者和“放映员”的角色,学生呢,只是被动观看放

3、映的“观众”,至于信息技术对课程目标实现的支持和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则根本没实现。2.整合的目标与操作脱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一回事,而操作又是一回事。笔者曾看到有一节数学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设定了一个整合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仅仅是通过大量地播放视频和录像资料进行实施。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暂且不说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如何,单就目标和过程的相关性而言,明显是风马牛不相及,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理解整合的内涵,是为了整合而整合所致。3.教学

4、评价指向不明既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型,在这种课堂中,最终的目标达成就不仅仅是课程目标的实现,还有对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相应的即时评价,有效引领学生达成这一目标。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却有很多操作是旧瓶装新酒,大部分评价仍然只是局限于对课程目标实现的指引,而没有切实用整合课的新型评价方式进行评价。4.教师角色的定位模糊6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注重教师控制的现象,即教师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加快了课堂的“灌输

5、”速度,变“人灌”为“机灌”,使得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无法有效内化“信息量过大”的数学课程知识;另一种是片面追求学生自主,强调对学生“放飞”,如一味注重增大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等,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导致发生学生“在堂上热热闹闹,在堂下无动于衷”的情况,实质上学生在学科知识和能力上都没有得到提升和发展。●相应的解决策略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切实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促进作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点策略。1.充分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是两者的有机

6、融合,即只有通过两者的结合,才能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真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必须要提高两个认识:一是,切实明确技术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定位。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过程中,课程目标是主,信息技术是辅,也6就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为主,信息技术只是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辅助工具,两者分别有各自的角色定位。二是,把整合的着力点放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上。2.注重利用技术营造合理的教学环境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生活实

7、际情境相联系的,这种情境有时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再现。为此,就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通过情境呈现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能始终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笔者曾在讲授苏科版九年级(上)数学《圆锥》一课时遇到这样一道数学题:圆锥的母线长为6,底面半径是1,现有一只蚂蚁从底面圆的A点出发,绕侧面一圈后回到点A,则这只蚂蚁爬过的最短距离是多少?笔者首先借助动画课件,将现有的圆锥沿着母线展开,动态的模型展示,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

8、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将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平面图形,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就能求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在这类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了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方法有机结合6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