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公众意见征询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公众意见征询

ID:5991610

大小:1.51 M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公众意见征询_第1页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公众意见征询_第2页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公众意见征询_第3页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公众意见征询_第4页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公众意见征询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公众意见征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公众意见征询)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2014.03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前言南京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是国家园林城市,以“绿色隧道”闻名于世。当前,南京市正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三城同创”工作,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生态高效、环境生态优美、社会生态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为延续城市“绿色隧道”特色,南京市园林局委托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编制《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南京市道路绿带

2、植物应用现状开展了详实的调查,制定了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原则和行道树树种选择标准,规划了行道树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推荐了不同类型道路的绿化配置模式。《规划》听取了市住建委、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2014年2月26日《规划》通过了由园林植物、园林景观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规划》资料详实,内容全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公示地点:联系方式: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玄武门)一楼规划公示厅王小姐1826009350

3、1南京市园林局网站:www.njyl.gov.cn南京市规划局网站:www.njghj.gov.cn公示时间:公示组织单位:2014.03.21-2014.04.19(共30天)南京市园林局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01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一、道路绿带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道路绿带物种构成分析行道树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间分车绿带共37科56属57种共50科83属85种共40科67属75种(木犀科、禾本科、豆科、(木犀科、百合科、豆(木犀科、百合科、豆蔷薇科应用频度较高)科、柏科、蔷薇科应用科、小檗科、

4、蔷薇科应频度较高)用频度较高)乔木灌木草本乔木灌木草本乔木灌木草本26种27种10种26种21种10种26种26种23种常绿:落叶常绿:落叶常绿:落叶常绿:落叶常绿:落叶常绿:落叶2:54:12:312:52:34:1存在问题分析植物种类单一行道树以悬铃木、香樟为主,观赏性好的树种较缺乏,造成道路整体景观单一。植物群落层次单一老城区的许多道路的植物配置缺乏层次,景观效果单调乏味,如北京东路的两侧分车绿带(图1-1)。新品种引进应用盲目性为追求观赏效果,盲目引进新品种,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立地条件是否符合该树的生长,绿化效

5、果不佳。植物配置不合理在一些次干道,较多地单一种植常绿或落叶乔木,且行道树与建筑间隔太近,影响采光(图1-2)。图1-1图1-2北京东路两侧分车绿带绿篱单一长白街行道树枝杈探进建筑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02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二、规划依据理论依据:生态学原理、植物群落学原理、园林美学原理实际依据:植物自然植被分布、南京道路绿化树种应用现状、城市发展状况本文的相关标准依据以下规范进行制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宁委发[2013]56号)《园林绿

6、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13-2025)《江苏植物志》《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199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DG/TJ08-2105-2012)三、规划指导思想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行道树树种规划理念,以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原理为指导,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江苏丰富的植物资源,选出最适合本地自然条件,能充分、有效地起

7、到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多功能要求,丰富城市景观,反映本市历史文化传统、地方风格和特色的园林植物,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四、规划目标近期目标(2014-2020年)加大老城区悬铃木、进香河路水杉、北京西路银杏等特色道路行道树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凸显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林阴大道系统,延续主城范围内连接老城的重要道路和城市的重要轴线悬铃木的种植,展现南京特有的民国文化和悬铃木林阴道文化。分批更新无法复壮、生长势较差的行道树。控制悬铃木在新城区的应用,适当增加栾树、女贞

8、、榉树、朴树等适生树种的应用,以丰富植物多样性,营造多元化景观。远期目标(2020-2026年)加大乡土树种应用,丰富行道树树种种类,在整体上体现南京独特魅力,在局部上营造一街一景。五、规划原则功能性原则适地适树原则景观艺术性原则地带性原则植物多样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