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

ID:5991664

大小:773.7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30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_第1页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_第2页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_第3页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_第4页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北京高考理综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高考答案与解析2014北京高考理综题解析1.B题干中两种生物的比较细胞核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方式细胞器蓝藻无有有氧呼吸仅有核糖体酵母菌有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线粒体等多种主要考查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蓝藻和酵母菌作为高中课本中常见的物种,其特征需掌握。2.D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内容。题干中很容易判断出身体所需的调节效果是减少散热,增加产热,避免体温下降。A选项是增加产热,B、C选项是减少散热,而D选项是通过体液调节减少产热。如果对“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细胞代谢从而增加产热”该知识点不熟悉,也可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3.C考查生物膜的选择通透性。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的常见物质有水分子、气体

2、分子(O、2CO等)、甘油等;协助扩散的条件是需要载体但不耗能,例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2动运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消耗能量。图中展现的结果可以判断出所检测物质的过膜方式(人工膜仅有双层磷脂,无载体):O、CO、甘油透过两种膜无差别,可推理出是自22由扩散的方式,且分子越小,越易通过HO通过生物膜速率比通过人工膜快,可分析2出生物膜上应该有HO的载体;通过生物膜的速率是KNaCl,几乎不能透过人2工膜,说明生物膜上有相应的特异性载体,对物质有选择透过性。4.C考查种间关系、进化的相关内容。病毒严格寄生,病毒与兔子肯定是寄生关系,病毒与兔子在进化的过程中是双向选择的;强毒性病毒快速致死

3、宿主后其本身也无法生存,而中毒性病毒可使宿主存活一段时间,既有利于宿主的生存,也使病毒本身可存活更长时间。因此,病毒与兔子通过这种寄生关系共同进化:兔子的抗病毒能力上升,病毒致死性下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和盛大厦1812电话:010-826188992014高考答案与解析5.A考查必修基础实验和选修知识。温度是实验的关键因素,高中生物实验中除了标明低温、水浴加热等实验外,均在室温进行。B选项需沸水浴;C选项需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D选项需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培养基。6.B本题考查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类似于2010年第6题。A项中乙醇为易燃液体;B项中硝酸为氧化剂,有腐

4、蚀性,是腐蚀品;C项中NaOH有腐蚀性,无氧化性;D项中HCl气体有腐蚀性,无氧化性。故答案选B。7.D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金属在空气中的稳定性。Al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进一步氧化,K,Na,Fe均无此性质,故选D。8.B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电源及电极反应,在燃料电池中,正极通入氧气,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选B,其余电池工作时均无需通入氧气9.C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C选项中,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电离产生的自由离子有关,与是否通电无关,故不应在条件中写入“通电”,本题选C10.A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基本性质,A选项中丙三醇是易溶于水,苯酚在常温下在水中溶解

5、度很小,1-氯丁烷难溶于水,故此溶解度顺序正确;B选项中HCOOCH(甲酸甲酯)3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HCOOCHCH(甲酸乙酯)中有三种不同环境的H23原子,所以可以通过核磁共振的方法加以区分;C选项中NaCO与乙酸反应有气泡产23生,而乙酸乙酯与NaCO溶液不反应,并且有分层现象,所以可以区分开;D选项中23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而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高级脂肪酸钠与丙三醇,故选项错误。本题选A11.A本题考查化学实验与物质检验,A选项中未反应的水蒸气同样可以使肥皂水冒出气泡,故不能验证气泡为Fe与水蒸气反应产生;B选项中酚酞变红一定是试管中化学反应生成地址:北京

6、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和盛大厦1812电话:010-826188992014高考答案与解析了氨气;C选项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试管中一定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D选项中石蜡油加热分解可以生成烯烃,而烯烃可以使得Br的CCl溶液褪色,故正确。24本题选A12.C本题考查有关2HO2HOO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和计算,A选项中,06min生2222成O的量为22.4mL(标况下),物质的量为0.001mol,则消耗的HO为0.002mol,2222则以HO表达的速率为0.002mol/0.01L/6min3.310mol/L.min,故A正确;22B选项,随着浓度下降化学反应速率

7、会变慢,所以69min阶段的速率必然小于23.310mol/(Lmin),故B正确;C选项,反应至6min时,剩余的HO浓度为22(0.40.010.002/0.010.2mol/L),故C错误;D选项,由C中的计算结果,所消耗的HO为起始HO量的一半,故分解50%正确。本题选C222213.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平均动能大,所以A错,B对,内能由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共同决定,所以C、D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