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应用

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应用

ID:5993108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应用_第1页
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应用_第2页
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应用_第3页
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应用_第4页
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应用  摘要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地质雷达技术相对其他地球物理方法具有高效性和直观性,并且已经成为目前隧道衬砌无损检测中的主要手段。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地质雷达检测工作流程,总结出了一些隧道内典型内部缺陷的雷达映像特征规律,并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某隧道的检测结果,验证了地质雷达技术在隧道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为隧道衬砌无损检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关键字地质雷达技术隧道工程无损检测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铁路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2、,尤其是隧道工程。由于受施工工艺的限制,隧道在施工过程中衬砌会产生一些缺陷,比如,混凝土层不密实,二次衬砌背后脱空等等[1]。地质雷达在铁路隧道衬砌检测方面具有快速、直观、连续无损、高分辨率等特点,是目前隧道质量检测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2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原理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地质雷达(Ground7PenetratingRadar,简称GPR)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Detection),应用在铁路工程中的各个领域,主要解决场地勘查、隧道工程质量检测、铁路病害诊断等问题[

3、2-3]。地质雷达是利用高频脉冲的电磁波,由地面通过天线发射器发送至地下,经过地下目的体或地层界面反射后返回地面,并被雷达天线接收器接收,通过处理和解释接收到的雷达信号,得到解释剖面,从而探测目标体。图1是地质雷达检测原理的示意图。图1地质雷达检测基本原理3地质雷达检测工作流程地质雷达检测工作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处理、解释以及结果评价。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采用规范的工作流程,才能降低主观因素检测结果的干扰,从而减少对检测结果的误判。下面将分别介绍地质雷达的检测工作流程。3.1采集3.1.1采集前准备工作在实

4、际采集过程中,地质雷达检测工作主要是对隧道衬砌以及隧底部位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在开展工作前,检测人员需要进入隧道进行采集前的工作准备,主要工作是:图2隧道衬砌立体示意图7察看隧道内的基本情况,尽量移出隧道内障碍物;记录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设计厚度,钢筋与钢拱架的设计间距等支护参数;在检测范围内的隧道左右边墙上正确标记相应的里程;一般地,按照如图3所示的测线布置位置图布置8条测线;连接设备,调试设备的主要参数,包括记录长度,测量方式以及增益等。图3隧道横断面雷达检测的测线位置示意图(红圈表示测线的位置)3.1.

5、2标定介电常数介电常数的标定是数据采集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已知混凝土砼厚度,同时,在雷达映像图上又能够分析出该厚度对应的反射波的双程旅行时,就可以计算出该混凝土砼的相对介电常数,其计算公式如下:(1)式(1)中,表示相对介电常数,表示标定目标体的实测厚度(m),表示雷达波记录上的双程旅行时(ns)。7由于隧道内衬砌的形成时间不同,导致隧道衬砌内混凝土砼的介电常数不均匀,那么就要求尽可能多选择几处位置来标定介电常数,并将几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介电常数的最终标定结果[4-5]。3.1.3数据采集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天

6、线要尽可能绕开干扰源,如金属物和水等等,以此降低对数据质量的影响。在天线移动过程中,随时记录天线所在位置的现场情况,如金属物(钢筋、铁板等)、水,以及特殊标记里程等等。天线的移动速度要与雷达的扫描速度尽可能一致,即天线尽量保持匀速移动状态。3.2雷达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过程3.2.1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步骤主要有整理标记、切除废道、测线方向调整、零点校正、文件头编辑、水平距离归一化、谱分析、垂直滤波、水平滤波、反褶积,以及调节增益等等[6]。3.2.2资料解释根据对实际资料的处理后的映像剖面分析,总结出了一些隧道内

7、典型内部缺陷的雷达映像特征规律,规律如下:①混凝土砼脱空与围岩空洞在雷达映像上,混凝土砼界面反射信号强,三振相明显,在其下部仍有强反射界面信号,两组信号时程差较大,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②混凝土砼不密实7在雷达映像上,混凝土砼界面的强反射信号同相轴呈绕射弧形,且不连续,较分散,如图6所示。③厚度不足与围岩欠挖在雷达映像上,混凝土砼界面的强反射信号同相轴呈凸形,且不连续,凸起部位与相邻部位的时差较大,如图7所示。④钢拱架在雷达映像上,存在分散的月牙形强反射信号,如图8所示。⑤钢筋网在雷达映像上,存在连续的小双曲线

8、形强反射信号,如图9所示。图4混凝土砼脱空图5围岩空洞图6混凝土砼不密实图7厚度不足与围岩欠挖图8钢拱架图9钢筋网4实际应用7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或称兰新客运专线为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交通网络重点工程,全长1776公里,2009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并于同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设计时速200km/h以上。本文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某隧道的检测结果为例,验证了地质雷达技术在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