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鱼塘建造和管理技术

垂钓鱼塘建造和管理技术

ID:599315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0

垂钓鱼塘建造和管理技术_第1页
垂钓鱼塘建造和管理技术_第2页
垂钓鱼塘建造和管理技术_第3页
垂钓鱼塘建造和管理技术_第4页
垂钓鱼塘建造和管理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垂钓鱼塘建造和管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垂钓鱼塘建造和管理技术  摘要从垂钓鱼塘的选址、建造、鱼类放养、鱼塘管理等方面介绍垂钓鱼塘的建造与管理技术,以供参考。关键词垂钓鱼塘;建造;管理中图分类号S95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4-0252-0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收入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钓鱼作为一种老百姓喜爱的户外体育活动,能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磨练意志。这项运动不仅为中青年人所喜欢,也为老年人所喜欢,甚至许多青少年学生也喜欢这项运动。青少年学生经常参加钓鱼活动能够保护视力,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老年人经常钓鱼可以延年益寿,减少疾病

2、的发生。喜欢垂钓人数的增多,为垂钓休闲渔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1-2]。发展休闲渔业,如何选址、改造、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将垂钓鱼塘的建造与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塘口的选址、建造5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电力供应正常的塘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选择远离县城及乡镇街道,在风景优美、环境安静的乡镇农村建造垂钓池塘,为来休闲垂钓的客人营造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鱼池大小以每口0.33~0.67hm2为宜,4口以上,以利于多品种、多规格、多塘口的选择性投放,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面积不宜过大,以免存塘鱼的密度过小,上钩率不高,同时不利于生产管理。水深以1.8~2

3、.5m为宜,老塘口淤泥过深,要进行清淤处理。离塘口10m以内一般不栽种高大树木,矮小树木也要稀植,同时坝埂要有一定的宽度和高度,尽量多地搭建一些钓鱼平台,给垂钓者预留足够的垂钓操作空间[3]。2鱼类放养要求在春节前后一次性放足所需的鱼类品种,品种要求多样化。鲫鱼规格为0.25kg以上,鳊鱼0.4kg以上,草鱼1.5kg以上。另搭配一定数量的达到上市规格的鳙鱼及青鱼,少量放养鲢鱼,以净化水质。鲢鱼数量不易过多,以免影响鳙鱼的生长。可以套养部分鲶鱼、黄颡鱼,用以控制塘口中野杂鱼的数量,同时增加优质鱼的产量,以提高垂钓者的兴趣。年底要进行清塘处理的塘口,可以在5月中下旬放养一定数量的鳜鱼

4、苗(18cm左右),年底不干塘的塘口不要投放,以免鳜鱼过大消耗掉水体中用于垂钓的鲫鱼等大规格鱼类。放养密度:有增氧设备或常年有流水的塘口可投放成品鱼11.25~15.00t/hm2,否则放养数量应控制在75005kg/hm2左右,鲫鱼数量一般占50%以上,其他鱼类可以根据当地鱼类的来源情况和垂钓者的喜好自行搭配。垂钓期间应根据存塘鱼的具体数量,及时外购补充,以保证较高的上钩率。3鱼塘管理3.1投饲管理冬季光照时间短、水温低,为保证鱼类体质的健壮和较强的越冬能力,适时投喂必不可少。饵料选择晴天中午投喂,每3d投喂1次,选择优质水产配合饲料,投喂量保持在1%左右。因为冬季鱼类活动较弱,

5、投喂点要适当增加。春季水温逐渐上升,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当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每天投喂1次。夏季水温达到20℃以上,日投饲量控制在2%左右,另搭配部分煮熟的小麦、玉米,以提高鱼的品质,投喂时间选择在17:00以后。所投喂的饵料一定要新鲜、无霉变。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埂边空地播种如苏丹草等青饲料,用以饲喂草、鳊等草食性鱼类,以降低对投喂配合饲料的依赖,减少饵料投喂成本[4]。3.2水质的日常管理冬季气温低,要加深水位,增加水体容积,保持水体环境的总体稳定,以免发生冻害,造成不必5要的损失。随着春季的来临,气温逐步回升,可以适当降低水位,加速水温的上升,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夏季气

6、温高,鱼的活动量比较大,饵料投喂量也应大量增加,同时水质变化也比较快,应该加深水位,增加巡塘次数,仔细观察鱼类活动情况。随时注意水质变化,适时加开增氧机,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水质的清爽,有条件的可以保持微流水状态。垂钓塘口水质一定不能过肥,以免影响鱼的品质及上钩率,降低垂钓者的钓鱼兴趣。3.3病虫害防治垂钓塘口的鱼类主要以外购为主,容易携带各种寄生虫及病原体,做好病害的防治很关键。在成鱼的捕捞及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把关,避免鱼体受伤。进入垂钓塘口的各种鱼类全部要经过消毒处理,简单的方法是用5%食盐水溶液浸洗10~15min;当水温在20℃以上,补充成品鱼时浸洗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可

7、以有效杀灭鱼体表面携带的寄生虫及病原体。严格执行池塘水体消毒制度,要定期做好水体的杀虫、消毒工作,以避免鱼病的发生。每15~20d用水产专用杀虫药剂杀虫1次,杀虫后1d左右用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等水产消毒药物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用药浓度用药,同时在水产专家指导下根据水体的溶解氧、透明度及水体温度的不同适当增减用量,否则用药量过大易造成药害,药量过小达不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水体使用药物时应该选择晴好天气,严禁使用违禁药物[5]。3.4日常管理5坚持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