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教学文案.ppt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教学文案.ppt

ID:59939213

大小:624.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0-11-28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教学文案.ppt_第1页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教学文案.ppt_第2页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教学文案.ppt_第3页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教学文案.ppt_第4页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教学文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教学文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根据以上要求,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推荐承重结构钢材:Q235、Q345、Q390、Q420钢首者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后三者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0的要求,其中Q420钢是新推荐的。鸟巢所用钢材名为Q460EZ235,这种钢的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倍,能达到最高级别,而这种钢材完全由我国自主创新研究出来。名为Q460EZ235的钢材是顶级建筑用钢,“460”指的是钢材的强度,这表明这种钢的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

2、倍,“E”指的是零下–40度的冲击韧性指标,这表明此钢的韧性十足,而“Z235”则表明鸟巢钢材的性能是最高级的。一、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建筑用钢材是理想的弹塑性材料,塑性性能比较好,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存在脆性,或由塑性转化为脆性。钢材有两种可能的破坏形式: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2-2建筑钢材的主要性能1、塑性破坏(延性破坏):1)现象:从钢材静力拉伸试验可以看出,构件应力大于屈服点后,构件产生很大的变形和明显的“颈缩”现象并断裂,塑性破坏断口为杯形,呈纤维状,色泽发暗。2)特点:破坏前有明显的变形,有

3、预兆,故可预防和避免,且塑性变形后出现的应力重分布现象可使构件应力趋于均匀,可提高构件的承载力。2、脆性破坏:1)现象:在破坏前无明显变形,平均应力也小(一般小于屈服点),脆性破坏断口平直,呈有光泽的晶粒状。2)特点:破坏是突然发生的,无任何预兆,后果严重。二、单向均匀应力作用下的静力工作性能单向拉伸试验:sea’cdefufyfb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破坏阶段比例极限fp-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分界点处的应力屈服强度fy-屈服阶段最低点处的应力抗拉强度fu-也称极限强度,曲线最高点处的应力碳素结构钢材的应力

4、-应变曲线弹塑性阶段强化阶段(一)强度指标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定屈服点之前材料为完全弹性的,屈服点之后变为一塑性材料(如图所示)。因此钢结构在按弹性设计时,以屈服点作为强度计算的依据,并据以确定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在按塑性设计时,则有意识地利用材料的塑性性质获得节约钢材的效果。抗拉强度fu是钢材破坏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钢材达到fu时,已产生很大塑性变形而失去使用性能,但fu高则可以增加结构的安全保障,故屈强比fy/fu的值可看作钢材强度储备系数。由应力—应变图得到的几个结论:1、在设计时取屈服点为钢材可以达到的最

5、大应力,且作为钢材静力强度的标准值。2、钢材为理想的弹塑性体钢材在屈服以前接近于理想弹性体,在屈服后接近于理想塑性体。3、塑性变形大钢材破坏前的塑性变形差不多等于弹性变形的200倍,产生破坏时容易发现和补救,不致引起严重后果。4、安全储备大屈强比的比值为衡量钢材强度储备的一个系数。塑性:钢材的塑性是指钢材受力时,在应力达到fy以后,能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塑性好坏可用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通过静力拉伸试验得到。伸长率为试件拉断时原标距间长度伸长值与原标距比值的百分率。断面收缩率是指试件拉

6、断后,颈缩区的断面面积缩小值与原断面面积比值的百分率。A0——试件原来的断面面积;A1——试件拉断后颈缩区的断面面积;结构或构件在受力时(尤其承受动力荷载时)材料塑性好坏往往决定了结构是否安全可靠,因此钢材塑性指标比强度指标更为重要。(二)塑性指标韧性:是指钢材在塑性变性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也是表示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钢材韧性通过冲击试验,测定冲击功来表示。式中:ak——冲击韧性值;Ak——冲击功;An——试件缺口处的净截面积。三、冲击荷载下的韧性指标------韧性试验得到钢结构设计规范对钢材的冲击韧性

7、ak有常温和负温要求的规定。选用钢材时,根据结构的使用情况和要求提出相应温度的冲击韧性指标要求。四、1800冷弯性能-冷弯试验得到(定性指标)冷弯试验见图2.4(P11)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同时也能反映钢材质量。是一个综合指标。钢材的可焊性是指在一定工艺和结构条件下,钢材经过焊接能够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的性能。可焊性分为施工上的可焊性和使用性能上的可焊性。施工上的可焊性指对产生裂纹的敏感性,使用性能上的可焊指焊接构件在焊接后的力学性能是否低于母材。五、钢材的可焊性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推荐的几种

8、建筑钢材均有良好的可焊性。§2-3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一、组织构造-主要针对低碳钢而言纯铁体:已结晶形式存在,占99%,性质为强度低,塑、韧性好。渗碳体:以Fe3C的化合物形式出现,较硬脆,在钢材中一般不存在单独的渗碳体,它与纯铁体混合而成珠光体。珠光体:前两者的混合物,性质为强度高,塑、韧性差。二、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1、化学成分的影响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