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

ID:5993980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30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_第1页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_第2页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_第3页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_第4页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使学生亲身经历教师所创设的特定情境,通过“观察—思考—反思—实践”,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及提高相关能力的教学形式。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含义及其他相关学派的研究,以及体验式教学的主体性、积极性、尊重性、实践性、分享性的原则。作者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形式,目的在于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

2、进行的一种综合素质训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大学生掌握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节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大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协调自我、发展自我。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及其他相关学派的研究10在很多高校,为了使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课堂与“第二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较流行的模式,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教学,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使学生亲身经历教师所创设的特定情境,通过“观察—思考—反思—实

3、践”,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及提高相关能力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的教学观念是:强调“做中学”,重视和凸显意志、品格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把强化学习者的内在动力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位置。[1]研究发现:心理学课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显著好于传统教学。[2]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仅吸收10~13%的内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能带给人真实的体验,激发其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记忆率达80%,学习效果显著。[3]10群体动力学理论学派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并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在小组活动

4、中,个体的参与既能够影响其他个体的发展,又能够影响整个学习者群体的整体发展。参与对群体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活跃群体气氛,增强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派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无论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者以主体身份通过活动获得体验,还是学习的指导、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最终成果的形式,都充分体现了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因此,体验式心理教育克服了传统式心理教育专业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病。[4]二、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原则(一)主体性原则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课

5、堂教学中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一言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体验这一模式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身临其境,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嘴诉说,用手操作,亲身经历,用心灵领悟。(二)积极性原则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灵活、合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学变得事半功倍。鼓励学生充当课堂“主人翁”,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状态,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要我学”成功地转变成“我要学”,有利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三)尊重性原则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

6、是具有丰富潜能的个体。因此,教师应该平等、真诚地对待学生,营造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到安全感、自由感和被尊重的感觉,就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促进积极心理的形成,引发师生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互动,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四)实践性原则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围绕主题,创设特定情境。情境设置方法可以使用图片、音乐、影像、小品、案例、心理剧、主题讨论、社会调查、心理测量等,通过“情境—体验—思考—应用”的活动模式,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生情感被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的心理体验被唤醒,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在情感的交流、思维

7、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探究、感悟、实践。[5](五)分享性原则分享是主体与主体互相作用、互相启迪的过程,分享的前提是学生愿意敞开心扉。[6]交流分享体验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参与者(师生双方)通过发散思维,发掘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要素,并通过交流倾听别人的经验分享,大大拓宽了经验有效迁移的范围,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上述各项原则是密切联系的,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要根据教学任务、目标、内容及学生特点,灵活、合理地安排,才能真正发挥出其显著效果。三、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模式(一)情境体验模式10情境设计是

8、体验式教学的基础,创设情境是心理活动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结合主题,方式多样,手段灵活,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