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教学查房-(2)上课讲义.ppt

阑尾炎教学查房-(2)上课讲义.ppt

ID:59940337

大小:1.34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0-11-28

阑尾炎教学查房-(2)上课讲义.ppt_第1页
阑尾炎教学查房-(2)上课讲义.ppt_第2页
阑尾炎教学查房-(2)上课讲义.ppt_第3页
阑尾炎教学查房-(2)上课讲义.ppt_第4页
阑尾炎教学查房-(2)上课讲义.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阑尾炎教学查房-(2)上课讲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阑尾炎教学查房-(2)【概念】肠痈是指发生在肠道的痈肿,相当于西医的急性阑尾炎。腹部外科常见疾病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1/1000,住院病人1/100,普外科手术病人1/10,外科急腹症第1位,死亡率1-5/1000左右。年龄:新生儿到80-90岁,20-30岁约占40%。性别:男:女=2~3:1。职业、地区和季节:无明显相关。一、流行病学病例资料汇报病史:略解剖生理概要阑尾是一个盲管(单向通行),包括阑尾及阑尾系膜,长度6—8cm,外径0.5—1cm解剖多变(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盲肠下位

2、、回肠位、肝下位、反位、肠系膜内、缺如、多重阑尾、阑尾闭锁等)基底部固定(麦氏点McBurney)----寻找阑尾的关键解剖生理概要阑尾动脉为终末动脉,栓塞后可致阑尾坏死穿孔。阑尾静脉最终回流至门静脉。阑尾神经传入脊髓节段在胸10、11,故阑尾炎初期。西医病因梗阻obstruction开口受压:淋巴滤泡增生、肿瘤压迫细长盲管阑尾扭曲管腔狭窄异物堵塞:粪石、蛔虫感染infectionG-杆菌(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中医病因病机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肠道失调糟粕积滞,生湿生热气血瘀滞积于肠道寒温不适外邪

3、侵入肠中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郁久化热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传化失职食积痰凝瘀积暴急奔走跌补损伤气血不和败血浊气壅遏肠中肠痈三、临床病理分型单纯型:炎症主要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轻度炎症、症状轻化脓型:炎症波及全层脓性渗出、阑尾腔内脓肿形成坏疽型:阑尾循环障碍血运阻断、坏死、穿孔阑尾周围脓肿炎性肿块、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正常阑尾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吸收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死亡疾病转归临床表现及诊断局部症状: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80%)不典型:右下腹持续性痛(20%)胃肠

4、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全身症状:低热、乏力解释支配阑尾的内脏神经(刺激定位不准)出现上腹或脐周痛炎症加重,刺激腹膜支配腹膜的躯体神经(刺激定位精准)出现右下腹疼痛体征强迫体位:直立时弯腰,平卧时屈右髋。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最主要腹膜刺激征:提示阑尾已化脓、坏疽或穿孔。右下腹包块:提示阑尾周围脓肿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Sherren三角。如阑尾坏疽穿孔,则皮肤感觉过敏现象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及N%比例升高(不绝对)尿常规少量的红细胞可能系阑尾与输尿管及膀胱毗邻所致。影像学检查腹部立位平片:盲

5、肠扩张和液气平面,偶然可见钙化的粪石和异物影腹部CT:阑尾增粗(管腔直径>6mm);阑尾粪石;阑尾周围脂肪内筋膜增厚、蜂窝织炎、脓肿;回盲部积液,壁增厚;周围小肠及乙状结肠肠壁增厚;肠梗阻;腹水腹部B超:肿大的阑尾直径≥6mm或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检查注意事项临床上的阑尾炎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往往只是一个时间横断面的主诉,病史的询问非常重要存在症状不典型的阑尾炎要注意鉴别诊断(如阑尾周围脓肿)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在作出阑尾炎诊断时既要慎重,也要果断,因为诊断决定治疗。鉴别诊断外科疾病右侧输尿管结石---

6、--阵发性绞痛,会阴部放射痛,尿Rt可见大量红细胞,泌尿系B超及KUB可见结石影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上腹部仍有疼痛,板状腹,腹膜刺激征,腹部立位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无转移性腹痛,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外科疾病Meckel憩室炎急性胆道感染回盲部肿瘤、阑尾类癌等妇科疾病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异位妊娠破裂盆腔炎内科疾病胃肠炎右下肺炎过敏性紫癜(肠型)右侧睾丸炎辨证要点(一)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轻型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消散后期)主证初为脘腹闷胀

7、,随后转至右下腹,痛处拒按,按之痛剧,或可扪及包块,恶心欲呕,微寒热,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二)湿热型(相当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及阑尾周围脓肿)主证腹痛较剧,右下腹硬满,腹皮挛急,高热口干,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洪数或滑数。(三)热毒型(相当于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主证腹痛剧烈,弥漫全腹,腹皮挛急、腹胀拒按。壮热恶寒,口干面赤,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小便短少,甚可出现汗出肢冷、舌红绛,苔黄厚腻或黄燥,脉洪数或沉细数。治疗一、治疗原则中医

8、: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及早应用可以缩短疗程。故本病的治疗以通腑泻热为主要治疗原则,再根据不同阶段及气滞、血瘀、热毒等轻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侧重,辩证加减,分型论治.西医:以消炎止痛,手术切除阑尾,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轻重、炎症类型、病人体质,以及病情变化,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性地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既重视非手术疗法,但也清楚地认识到不能一律取代手术治疗。治疗非手术治疗:头孢+甲硝唑早期单纯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