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讲课讲稿.ppt

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讲课讲稿.ppt

ID:59942231

大小:7.49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11-28

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讲课讲稿.ppt_第1页
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讲课讲稿.ppt_第2页
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讲课讲稿.ppt_第3页
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讲课讲稿.ppt_第4页
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讲课讲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讲课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管理主要内容静脉炎的概念静脉炎的分类引起静脉炎的常见因素及预防静脉炎的静脉炎的临床症状静脉炎的处理新型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方法静脉炎定义静脉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静脉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由于静脉内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的局部静脉化学性反应。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药物因素、机械因素、微粒污染及物理因素等均可引起静脉炎。(一)、静脉炎静脉炎—实施细则静脉炎的衡量应是标准化的,并用于记录静脉炎;根据

2、患者表现出的最严重症状对静脉炎进行分级级别临床标准0没有症状1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2.5厘米,有脓液流出静脉炎的种类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原因:药物及溶液的刺激,导致静脉硬化、渗漏和血栓形成相关因素:pH值渗透压血液稀释不充足:与输液速度有关、小静脉粗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消毒剂未干刺激性药物输注后

3、没有进行充分冲管PH值血液PH值为7.35-7.45pH6.0-8.0:内膜刺激小pH<7.0为酸性<4.1为强酸性,无充分血流下可使静脉内膜组织发生明显改变pH>8.0为碱性:使内膜粗糙,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加pH>9.0为强碱性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PH值(常用药物的pH值)氨苄青霉素        10.0磺胺合剂          10.0环丙沙星           3.3-4.6地伦丁          10-12多巴酚丁胺         2.5多巴胺          2.5-4.强力霉素    

4、    1.8吗啡           2.0-6.0非那根即异丙嗪      4.0钾            4.0托普霉素         3.0万古霉素        2.5-4.5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低渗溶液:<240mOsm/L如0.45%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240-340mOsm/L如0.9%氯化钠、5%葡萄糖高渗溶液:>340mOsm/L如10%葡萄糖渗透压渗透压渗透压:是引起静脉炎最相关的因素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高

5、度危险>600mOsm/L中度危险400-600mOsm/L低度危险<400mOsm/L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渗透压(常用药物的渗透压)阿霉素2805-FU650环磷酰胺352长春新碱6103%氯化钠1030TPN1400甘露醇10985%碳酸氢钠119050%葡萄糖2526血液稀释不足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手背及前臂静脉:<95ml/分肘部及上臂静脉:100-300ml/分锁骨下静脉:1-1.5L/分上腔静脉:2-2.5L/分化学性静脉炎预防输注高渗溶液时应选择最大的和最

6、合适的静脉首先考虑中心静脉如可能,应在高渗溶液后注入等渗溶液以减少高渗溶液对静脉壁的刺激化学性静脉炎预防输注高渗溶液时应选择最大的和最合适的静脉首先考虑中心静脉如可能,应在高渗溶液后注入等渗溶液以减少高渗溶液对静脉壁的刺激机械性静脉炎原因:物理刺激所致相关因素导管留置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关节部位、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固定不良,在更换敷料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过大的导管型号,细小静脉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微粒物质: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未充分溶解的微粒物质机械性静脉炎症状:穿刺点及静脉出现红,痛

7、处理:停止在此处静脉输液,局部热敷预防选择柔软材料的留置导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它固定辅助工具细菌性静脉炎原因:感染所致相关因素操作者洗手不彻底无菌技术、观念不强(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皮肤消毒/消毒剂使用不良;污染溶液(包装破损、效期)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剃毛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细菌性静脉炎症状穿刺静脉出现红,肿,痛,静脉变硬.有时可见分泌物,严重可至发热,发展成导管性感染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局部冷或热敷涂抗生素油膏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肢体抬

8、高,必要时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静脉炎预防操作前后有效地洗手导管置入、维持及拔除时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外周短导管每72-96小时更换一次定期观察穿刺点,如发现炎症表现,应立即更换穿刺点输入脂类或全营养液时,应使用带有直径为1.2微米孔隙的过滤器紧急情况下,放置导管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应在置管后的24小时内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