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估中作用探究

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估中作用探究

ID:5999302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估中作用探究_第1页
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估中作用探究_第2页
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估中作用探究_第3页
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估中作用探究_第4页
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估中作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估中作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估中作用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价中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癌肿的声像图指标改变进行观察,并以病理组织学评价为标准,评估超声评价的疗效符合率。结果超声评价符合率高达88.7%(94/10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准确、简捷、有效,对准确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乳腺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中图分类号]R445.1;R737

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22-0065-02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从单一手术治疗发展为注重早期全身治疗新模式,其中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orprimary7chemotherapy,NCV)[1],得到广泛认可,在临床治疗上取得重大突破。但在NCV疗效的评价上,至今仍无与其相对应的评估依据及标准,对乳腺癌治疗策略及方案优化不利。因此,探索精准、简便的NCV评价方法势在必行。为此,本院对NCV治疗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疗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1资料

3、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40~70岁,平均(49.5±12.4)岁;肿瘤直径0.9~12.5cm,平均(3.0±2.2)cm;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分别为68例(64.2%)、24例(22.6%)、14例(13.2%);Ⅰ期12例(11.3%),Ⅱ期21例(19.8%),Ⅲ期33例(31.1%),Ⅳ期40例(37.8%)。1.2病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经穿刺细胞学及病理活检确诊;②Karnofsky不低于80,之

4、前未进行放化疗;③血、尿常规及肝肾检查正常,心电图及腹部B超均正常,未见精神障碍及全身严重感染疾病;④排除炎性及转移性乳腺癌病理;⑤均签订了知情同意通知书。1.3治疗方法采用表阿霉素+紫杉醇的ET方案:表阿霉素(EPT)40mg/m2(静滴),紫杉醇(PTX)175mg/m2(持续静滴3h),3周一疗程。所有患者均行2~4个NCV疗程,之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2周内开展手术,手术方式为:保乳手术12例,改良根治术94例。71.4评价方法[2]采用飞利浦iu22及日立小二郎神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开展NC

5、V前后对患者乳腺癌病灶进行超声,频率7~10MHz。评价指标:①原发灶面积、体积、阻力、指数(RI)、最高流速(Vmax),并依据Adler血流分级将癌肿内血流速度分为0~Ⅲ级;②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探讨超声评价符合率。1.5疗效标准依据WHO实体瘤标准评定[3]:缓解:病灶完全消失(CR);部分缓解(PR):病灶体积缩小>50%;病情稳定(SD):病灶体积缩小25%~50%;病情进展(PD):新病灶出现或病灶体积增大比例高于25%。有效=CR+PR。1.6统计学分析用SPSS17.0软件开展统计学分

6、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以病理组织学为准,超声符合率达88.7%(94/106)。见表1。2.2NCV化疗前后癌肿血流类型NCV治疗后,有效组76例癌肿内血流类型0~Ⅰ级居多,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效组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见表2。2.3化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7NCV治疗后,有效组Vmax、RI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NCV前后原发灶面积、体积比较NCV治疗后有

7、效组原发灶面积、体积均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2.5NCV后转移淋巴结变化化疗前共发现异常淋巴结97例,化疗后29例(29.9%)消失,66例(68.0%)纵/横比(L/T)出现缩小,2例(2.1%)无变化;97例异常淋巴结内均能够检测到血流信号,NCV结束后,67例(69.1%)血流丰富程度降低,23例(23.7%)消失,7例(7.2%)无变化。见图1、2。3讨论NCV又称诱导化疗,是一种于局部手术或放疗治疗之前开展的一种全身化疗,可有效缩小癌肿体积,减低分期,提高化疗药敏度,进

8、而提高保乳率、生存率[4,5]。NCV的临床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病理学评价须术后进行,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不仅可反映肿瘤组织的大小、形态特征,还可提供癌肿内的血流参数信息,是监测NCV临床效果的无创有效的方法,也为选择手术时机及调整化疗方案提供指导[6-10]。本组中,病理组织学、超声有效率分别为71.7%、70.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70.05)。以病理检测结果为准,超声符合率达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