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探究述评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探究述评

ID:6000036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0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探究述评_第1页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探究述评_第2页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探究述评_第3页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探究述评_第4页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探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探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探究述评  摘要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文化多元价值的冲击下,产生了价值迷失、行为失范、对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疏离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缺失。本文以网络文化生态的视角,对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成、发展和演化的环境及其教育导向的已有研究进行述评,作为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研究基础,同时也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1问题提出大学生青年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在多元的、良莠不齐的文化价值强烈碰撞、冲击的网络环境中,面对网络文化

2、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亟需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熟悉网络、研究网络,由此因势利导、扬利除弊。面向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研究,着眼于从文化生态多层视角,阐述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提升根本路径;其次,将人文知识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涵养有机贯穿到网络文化素养培育体系,寻求深层阐释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价值偏差。这是优化网络文化生态、培育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探索路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重要依据。62概念界定网络文化素质是个体或群体在网络文化环境、网络文化活动的熏陶之下,在观念、态度和技能几个层面的表现。观念层面表现为主

3、体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道德水准;态度层面则表现在主体的文化贡献、文化参与、文化维护与个人文化修为等;最直观的技能层面,则直接表现于网络活动参与的信息获取、理解、分享、创造,以及网络文化适应、人际交互、行为约束、自我效能等具体方面。3研究述评3.1网络文化生态的相关研究针对目前网络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网络信息污染、网络行为失范、网络游戏沉迷、网络病毒泛滥等,有学者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网络文化生态研究,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绿色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实践方法和有效策略。①此外,层出不穷的低级趣味娱乐,表明作为人类科技革命成

4、果重要标志物之一的国际互联网存在着文化生态方面的巨大缺陷,中国网络社会文化面临底线失守的危机,因此亟待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②6有学者分析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的途径、③方法和机制。④有研究对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对其调控的根本在于分析网络生态系统的演进历程,引导大学生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通过技术和伦理法规对网络失衡进行约束,更通过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引领,促使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最终得以实现。⑤在个体与文化关系的层面,有学者从网络文化对人的思维能力、人格心理、人文情感以及

5、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论述了人文缺失的状况,并从构建网络文化重建工程、加强网络文化人文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三个方面论述网络文化的人文精神重建。⑥网络文化生态的构建,已成为目前网络环境中社会文化道德底线危机、文化生态失衡以及诸多网络行为失范等相关研究中重要议题。但是,对于网络文化生态的生成、发展、演变及其要素间的互动等则少有系统化的阐述,对该文化生态中的核心价值的挖掘不足,而只有从文化生态的深层机理剖析网络文化的多维向度,才能为文化生态的构建理清思路。3.2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网络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负

6、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对知识、学习和对真理的探索;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部分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发生扭曲;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导致一些大学生丧失现实社会责任感;网络文化的低俗性阻6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粹的汲取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等问题的思索。⑦针对网络的种种弊端,有学者倡导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品格的塑造,积极地开展人文教育。⑧也有研究提出,要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⑨网络文化在对大学生人文观念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有研究从对网络文化特点的分析入手,解读了通过互联网进行大学生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⑩有学者提出网络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在信息网络文化中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难以规范;二是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的过程难以控制;三是学生文化素质提高的效果难以检验。从已有研究可见,当前关于网络文化对人文精神消弭的负面影响多有论述,而网络环境中,人文素养的系统培育对个体网络生存的积极影响的阐析则较少。人文素养教育“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包括书本知识、日常经验等)将人文精神通过内心的认定、取值、积淀、拓升而定型为个人的心理认同与行为规范。它是一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精神态度,倡举高品位价值境界和深层次品行底蕴的人格

8、修养,慎对自我、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呵护环境的心理品质。”因此,将人文科学知识有机融入网络文化素养培育体系,是优化个体网络生存值得探索的路径。3.3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6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场域,主要在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