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和模式探究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和模式探究

ID:6000410

大小:4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2-30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和模式探究_第1页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和模式探究_第2页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和模式探究_第3页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和模式探究_第4页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和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和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和模式探究  摘要: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结合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特性,通过对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的探讨,分析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形成机制和模式,提出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应以大遗址为依托和吸引,跳出遗址保护遗址,通过大遗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反馈,实现对大遗址的保护传承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词:大遗址;产业集聚;机理与模式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18大遗址是指文化遗产在一定地域集中分布,类型结构复杂多样,遗迹、遗物丰富,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突出,历史信息蕴含量大

2、,占地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与综合特性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址或遗址群及其背景环境的共同体。大遗址以面积大、价值高、遗存丰富而著称,是我国文明史的构成主体。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遗产旅游和区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获得了充分的重视,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基本建立了有效的大遗址保护体系,但在取得成就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还存在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我国大遗址受传统的保护理念限制,主要是以单纯强调保护而限制大遗址区各种经济行为的保护模式为主,这种保护模式导致大遗址在得到相对有效保护的同时,却陷入了利用不足和大遗

3、址区内、区外发展不平衡的困境,使大遗址不能得到有效地传承和价值实现,并导致大遗址区居民在发展受困下对遗址遗迹的“憎恨性”破坏,以寻求自身的发展。大遗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类型,其特性、区域发展特征、保护与利用需求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等,决定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是其实现保护与利用及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大遗址的特性和区域保护需求等,又决定了其实现路径和模式有别于工业、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的集聚模式。鉴于此,本文结合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特性,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集聚的原因、形成机制和模式等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

4、我国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提供理论指导,推动我国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培育发展,以实现大遗址的有效保护和传承,以及大遗址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一、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分析(一)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18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产业经济组织形式,在马歇尔[1]提出以后引起了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广泛兴趣,并展开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内涵相似的概念。目前,对产业集聚的界定主要是围绕着地理特性和产业特性两方面展开,普遍认为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理现象,是指同一类型产业或者不同类型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在一定范

5、围内的空间集中,以实现集聚效益的一种现象[2-3]。集聚效益就是集聚经济,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地域的空间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节约[4],它的本质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来看,集聚经济是地理接近的企业之间存在正的溢出,促进生产要素或资源更有机的结合,使每个企业获得“质”的效益,是一种外部经济;从行业或整个集聚地域的角度来看,集聚经济又是该地域内生产经营活动总体规模扩大的结果,随着企业数目增多、产业规模扩大,每个企业都会获得“量”的效益,所以它又是一种规模经济[5-7]。18大遗址是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对规模特别大、文物价

6、值特别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等的一种独特提法,具有规模大、遗存多、价值突出的特性。我国大遗址主要以土遗址为主,经过历史的沧桑变化,多已残缺不全,深埋于地下,即使地上有出露也以残垣断壁或夯土基址为主,具有不可移动性、易损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性。它们的占地面积小者约1平方公里,大者可达几百平方公里。在大遗址保护时,我国主要是通过划定大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通过对不同等级保护区域的限制性规则制定来实现大遗址的保护。大遗址和大遗址保护的特性,决定了大遗址不同于工业、金融业等产业或企业集聚形式。大遗址的固定性、真实性等特性决定了大遗址保

7、护利用活动只能在大遗址区进行,其特性也决定了其自身衍生产业的相对局限性。但是,大遗址可以摆脱自身空间的局限性,跳出遗址保护利用遗址,形成区内、区外联动的不同发展结构模式的体系化和区域化发展模式。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不是大遗址的集聚,也不仅仅是大遗址衍生产品的集聚,而是以大遗址保护利用为核心,形成的横向和纵向的多元化多类型关联产业集聚。考古文物系统习惯上把大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以内,包括保护范围的区域称为大遗址保护区,简称大遗址区。本文所要讨论的大遗址区域是以大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中心,包括了大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以外,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大遗址

8、紧密相连的区域。结合大遗址特性和产业集聚理论主要思想,笔者认为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主要是指在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下,以大遗址为依托,通过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推动以大遗址文化产业为核心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