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系统的演化

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系统的演化

ID:6009769

大小:27.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2-30

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系统的演化_第1页
资源描述:

《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系统的演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系统的演化一:心脏⒈位置:心脏位于体腔前部,消化管腹侧的一个围心腔中,由围心膜所包被。鱼类和有尾两栖类的围心腔位于体腔前方。陆生脊椎动物的心脏向后,向腹方移动至体腔的前腹位。⒉结构:鱼类的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动脉圆锥组成。两栖类演变为两心房一心室,心房内出现完全或不完全的房间隔,静脉窦和动脉圆锥仍存在。爬行类的心脏包括完全分隔的2个心房1个心室和退化的静脉窦,动脉圆锥消失,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完全的分为四室,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其中哺乳类的左右心室之间有二尖瓣,左右心房之间有三尖瓣。二:血液循

2、环鱼类的血液循环为单循环,即由心室压出的缺氧血经入鳃动脉进入鳃部进行气体交换,出鳃的多氧血不再回心脏而是经出鳃动脉直接沿背大动脉流到全身,从各组织器返回的缺氧学经主静脉系统再流回心脏,形成一个大圈。两栖类为不完全双循环,左心房接受从肺静脉返回的多氧血,右心房接受从体静脉返回的缺氧血以及皮静脉返回的多氧血,它们最后均进入心室。爬行类仍为不完全双循环。鸟类和哺乳类为完全双循环,从体静脉回心的缺氧血经右心房进入右心室,被压入肺动脉弓,从肺静脉回心的多氧血经左心房进入左心室,被压入体动脉弓。三:动脉系统动脉系统的基本模式:腹大动脉,背大动脉,动脉

3、弓胚胎期一般为六对动脉弓的演变:鱼类:由于以鳃呼吸,动脉弓在鳃部断裂为两部分,即入鳃动脉和出鳃动脉,中间以毛细血管联系,以进行气体交换。软骨鱼类保留第2至6对动脉弓,硬骨鱼类保留第3至6对动脉弓,其余退化。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成体因营肺呼吸,动脉弓不再断开,并只保留第3,4,6对动脉弓。第三对为颈动脉,分布于头部和脑;第四对为体动脉弓,左右体动脉汇合成背大动脉;第六队为肺动脉弓;其中鸟类成体仅保留右体动脉弓,哺乳类则保留左体动脉弓。四:静脉系统⒈鱼类:具H型主静脉系统,一对前主静脉窦,一对后主静脉窦,一对总主静脉,最后汇入静脉窦。两栖类

4、:四足类的基本模式—Y型大静脉(腔静脉)和肺静脉,出现一对前大静脉,一对后大静脉。肺静脉的出现与肺的出现相适应,肺静脉直接进入左心房。爬行类:肾门静脉趋于退化鸟类:肾门静脉更趋退化,对提高后肢血液回心脏的血流速度和血压有积极意义。哺乳类:进一步简化,肾门静脉完全退化消失,多数哺乳类仅保留右前大静脉。⒉门静脉系统门静脉两端为毛细血管,官腔内无瓣膜。肝门静脉,肾门静脉和垂体门静脉系统。脊椎动物静脉系统的演变趋势为:aY型大静脉系统代替了H型主静脉系统,静脉主干逐渐简化和集中。b陆生脊椎动物出现了肺静脉,与肺脏的出现相呼应c肝门静脉在各纲动物中

5、均很稳定,保证营养代谢的需要d肾门静脉由发达逐渐退化消失,提高回心血流的速度和血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