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遗失与泄漏应急预案

放射源遗失与泄漏应急预案

ID:6018513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1

放射源遗失与泄漏应急预案_第1页
放射源遗失与泄漏应急预案_第2页
放射源遗失与泄漏应急预案_第3页
放射源遗失与泄漏应急预案_第4页
放射源遗失与泄漏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射源遗失与泄漏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放射源遗失与泄漏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保证选矿公司的放射源在丢失、放射源及γ射线装置发生事故后,有关部门和个人能立即有条不紊地进行正确的防护和处理,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小放射事故对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环发[2007]8号)《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γ射线探伤机》(GB/

2、T14058-93)《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GB4075-2003)《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32-2002)《工作场所有害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1.3适用范围适用于选矿公司放射源的运输、保管、使用、废源回收等环节。2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2.1组织指挥体系2.1.1车间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组长:杨为群副组长:王孝军薛存祥成员:朱国印倪文强李靖马勇张英挺董正义顾炎方张磊岳红松2.2职责2.2.1车间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职责2.2.1.1全面负责车间辐射安全工作,为车间辐射安全工作提供资源保证。2.2.1.2发生辐射事故后,负责启动本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清消工作。

3、2.2.1.3配合环保、公安、卫生部门的辐射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参与受照射人员伤害程度鉴定和补助福利工作。3应急响应3.1放射源事故分级车间所用放射源为Ⅳ、Ⅴ类源,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规定,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3.1.1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3.1.2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

4、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1.3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1.4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3.2应急响应措施3.2.1放射源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3.2.1.1发生放射源事故后,在15分钟内向车间放射源防护领导小组负责人报告;3.2.1.2车间负责人在确认放射源事故

5、后的30分钟内,向公司安全保卫部主任及公司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成员报告;3.2.1.3最迟在事故发生后的2小时内,公司向当地环保、公安部门报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3.2.1.4任何个人不得故意破坏现场、毁灭证据;不得隐瞒事故,不得拖延不报或者谎报;3.2.1.5发生放射源事故后,由“车间放射防护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查、处理工作;3.2.1.6车间积极配合环保、公安、卫生部门的调查分析处理。3.2.2通用措施3.2.2.1发生放射源事故时,当事人首先疏散与事故处理无关的全部人员,封锁事故区域,禁止人员进入。同时按3.3.1放射源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进行

6、报告;3.2.2.2车间意见,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或会议、网络,说明射源特性、危害、防护处置知识,通报事故的大致区域、时间,由金属检测部负责人及安保负责人组织污染场所全体员工迅速按指定路径疏散、撤离工作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事故范围的环节;3.2.2.3由车间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尽快制订出事故处理方案,明确事故处理人员允许受照最大剂量和工作时限,并上报“公司放射防护领导小组”;3.2.2.4车间与制造厂家、卫生防疫部门、环保部门的经常性接触,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联系、咨询和请求援助,共同解决放射源事故处理中的难题;3.2.2.5由车间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经安全和技术交底后实施事故处理方案。公司安

7、保部门负责事故处理过程的现场监护,监督执行应急任务的放射工作人员佩戴防护用品和限时工作;3.2.2.6放射源维护人员定期用仪器测定事故现场的辐射强度及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根据测量结果划定事故警戒区域。公司安保部门派专人24小时看护,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不得解除封锁;3.2.2.7事故处理中,车间应指定一人要尽可能记录下现场辐射强度、事故处理人员的有关情况等,以便对相关人员所受辐射剂量进行估算,及进行善后的医学处理;3.2.2.8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