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

ID:6020735

大小:16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_第1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_第2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_第3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_第4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化学组林秉珠一、设计意图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种重要理念是学习生活中的化学,学习有用的化学。而能源是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单元把化学能与电能转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科学的发展与化学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学生已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化学反应中存在的能量的变化和转化,这是学习本单元重要的知识基础。我所在的学校释厦门六中,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想法大胆又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经验和能力。本单元安排3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重点是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又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和

2、难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首先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往。其次,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学习,设计到较多需要想象的抽象思维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费力。可先设计四个操作简单、对比性强、现象明显的实验,引导学生也能够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电能。再借助动画演示形象地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更加快更深刻地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1、制作水果电池,以巩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出

3、原电池的应用:制作电源。2、对比实验:粗锌和纯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喜获新知:利用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为认识钢铁腐蚀及防止金属腐蚀原理作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对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二、教案(一)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②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③了解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2、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三)重、难点教学重点:1

4、、初步了解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2、了解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1、化学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四)教学方法教法:试验法、讲授法、探究法、阅读讨论法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五)板书设计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三、组成原电池的条件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2.电解质溶液。3.构成闭合回路。4.发生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四、原电池的应用1.制造多种多样的化学电源2.利

5、用原电池反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利用原电池原理防止金属腐蚀(六)教学过程活动元设计创设问题情景(预设时间为3分钟)活动与探究(一)(预设时间为8分钟)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预设学生的回答情况)学生甲:电流的形成原因是电子的定向流动学生乙: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发生电子的转移分组实验:铜锌原电池原理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实验2: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但不接触。实验3: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起来。实验4: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学生积极思考并交流讨论(预设学生的回答情况)学生甲:

6、实验2中,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片表面仍然无明显反应现象。实验3中,用导线连接后,锌片表面仍有气泡产生,但同时铜片表面也有气泡冒出。学生乙:这种气体可能是氢气。学生丙:锌片质量减少,铜片质量不变学生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该装置的正极是铜,负极是锌。教师活动设计电能是现代社会最清洁、也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播放录像][提问]1、电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电流有何联系?鼓励学生踊跃回答如何让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得失的电子能够定向流动,形成电流。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实现设想。引导学生观察投影:1.实

7、验2和实验3中的现象有何不同?2.实验3和实验4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你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3.锌片和铜片的质量如何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4.实验4中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该装置的正负极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的自然兴趣事提高学生的内部动力。学生通过试验探究发现问题:化学反应中会产生电能,体验自己探究知识的乐趣;更加注重实验的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缩短探知的时间,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实验的作用,从而有限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元设计自主学习(预设时间

8、为8分钟)学生活动设计学生阅读课本38-39页学生思考并记录教师活动设计[ppt演示]该实验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