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究

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究

ID:6023506

大小:3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31

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究_第1页
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究_第2页
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究_第3页
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究_第4页
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民工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户籍制度下特有的“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严重。本文从我国法律法规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规定,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现状、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以及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建议四部分论述。我国反就业歧视规定较为分散及原则性,对反就业歧视救济不利。从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图表分析出农民工受到就业机会歧视、就业待遇歧视以及就业保障歧视,产生这些歧视的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原因、户籍制度背景以及法律救济不利。本文提出

2、应该从法律制度和行政执行两方面完善反农民工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就业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关键词:农民工;就业歧视;就业权利保障一、我国法律法规等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规定(一)《宪法》规定公民平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是所有促进平等就业和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的基础。12《宪法》虽然规定了我国公民具有平等权,但是过于抽象,均是原则性规定。首先《宪法》作为我国根本大法,仅规定平等,没有规定禁止歧视;仅正面赋权,没有反面

3、禁止歧视。其次我国《宪法》没有违宪审查制度,这是反就业歧视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宪法》没有确立反就业歧视的诉讼机制,《宪法》司法化也是部分学者的诉求。①(二)劳动法规定禁止就业歧视《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劳动法》第十二条仅列举了四种就业歧视“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其中不包括户籍等歧视,并

4、且没有兜底条款。这种规定范围远远小于第111号国际劳动公约(本章第六项将详细说明)的范围,这对保护农民工就业歧视也极为不利。(三)就业促进法保护农民工平等就业12《就业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就业促进法》第三章为“公平就业”,其中第三十一条规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第六十二条规定:违法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5、诉讼。第六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就业促进法》一大进步是对就业歧视规定了兜底条款,这对《劳动法》进行了改善。另外专列条款保护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平等权利,禁止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最后在法律责任里规定劳动者可以针对就业歧视向法院提起诉讼,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这些条款对保护农民工就业歧视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值得肯定。但是,不得不说的是,

6、在《就业促进法》实施以后,就业歧视现象仍然很严重。虽然《就业促进法》规定一系列保护农民工公平就业条款,但是仍处于“宣示”层面,并且由于农民工自身的法律文化水平、社会环境等原因,虽然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严重,但是农民工提起就业歧视诉讼的极少。这需要配套措施的实施,政府监管,改善社会大环境,才能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四)国际公约规定平等就业12我国已经批准关于禁止歧视的三个国际公约,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国际劳工组织《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

7、11号公约)。和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有关的就是《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公约),其中第一条第一款规定“歧视”包括: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这三个国际公约均已获我国批准,具有法律渊源的地位,我国现行法律虽然对就业歧视进行全面的规范,但是正在努力向国际公约所规定的的内容靠近,值得提倡。然而农民工是由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造成的“中国现象”,国外没有户籍制度,国际公约没有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专

8、门规定,国外也没有就反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立法判例。所以本文将不怎么涉及国外立法判例,对国际公约的原则性规定则努力学习借鉴。二、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现状(一)就业机会歧视12就业机会歧视是指农民工因为身份或者户籍等非相关因素而导致平等就业机会受到损害。②在城市居民印象中,农民工没文化、没技术、穿着老土、举止粗鲁、素质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可知,农民工就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散见于交通运输。他们主要从事的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在大家眼中也多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