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纠正错误前概念实践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纠正错误前概念实践探究

ID:6023895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初中物理教学中纠正错误前概念实践探究_第1页
初中物理教学中纠正错误前概念实践探究_第2页
初中物理教学中纠正错误前概念实践探究_第3页
初中物理教学中纠正错误前概念实践探究_第4页
初中物理教学中纠正错误前概念实践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中纠正错误前概念实践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教学中纠正错误前概念实践探究  物理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与周围环境长期作用形成的对生活现象的经验型认识,对物理学习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正确的前概念为物理学习做好铺垫,成为概念学习的资源和增长点,对学生掌握物理概念产生积极影响;而错误的前概念将成为物理学习的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将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顺应,阻碍科学概念的构建,从而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失去学习兴趣。本文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为例,谈谈纠正错误前概念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一、进行教学前测,了解学生错误前概念教授新知识前,教师

2、应采用诊断性的测试方式,如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激活学生经验图式,让学生的认知结构浮出水面。对于前概念及转变策略研究来说,诊断学生前概念非常必要,而且要弄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对错误的前概念,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以帮助学生改造和重组原有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正确概念。在教学浮力知识前,对本校154名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访谈部分学生,研究结果及分析如下。1.对漂浮状态的认识(1)对漂浮原因的认识8如表1,近一半学生(48.1%)认为物体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大。一项对7~12岁儿童的研究发现,31.7%的儿童认为物体

3、漂浮是因为这个物体很轻,17.2%的儿童认为物体是空心的[1],而本调查数据显示,持这两种观点的学生各占3.2%,百分比大幅下降,原因是学生经历了小学科学课程和初二大半年的物理课程学习,知识在增长,生活阅历逐渐丰富,一些错误的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学生的自我教育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密度知识,有45.5%的学生开始用密度的视角思考物体浮沉的原因。表1(2)对漂浮浮力的比较如表2,大部分学生(71.9%)认为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越大,就是浮的越厉害,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仅有13.4%的学生认为一样大,说明多数学生不能将

4、漂浮与平衡状态联系起来,缺乏在具体情景中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表2(3)对上浮和漂浮的理解如表3,91.6%的学生认为“上浮”与“漂浮”是有区别的,但只是从字面意思上区别了“上浮”和“漂浮”,在物理情景中应用时却会犯错,如表4,正确率仅为37.6%,51.0%的学生选A,其实他们就是把两者混淆了。8表3表42.对下沉状态的认识与漂浮原因的认识相似,学生思维主要集中在一个因素,即物体自身特点或者浮力大小,如表5,认为与物体自身有关的(物体很重、物体是实心的)占10.3%,43.6%的学生认为“受到的浮力小”,这些都是从一个维度考虑浮沉条件,而实质上要

5、比较重力与浮力或物体与水的密度大小关系,说明学生依据知识与经验构建起来的前概念一般不复杂,但前概念是学生与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往往根深蒂固,“不复杂”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转变。因为掌握了一些密度知识,有46.1%的学生认为“物体密度比水大”。表53.对悬浮状态的认识(1)对悬浮现象的认识上浮、漂浮、下沉现象司空见惯,悬浮在日常生活中少见,学生缺乏这样的生活体验。如表6,27.9%的学生认为“悬浮”不可能,9.1%的学生“不知道”。表6(2)对悬浮原因的认识8要求表6选A的学生继续回答表7的问题,36.4%的学生认为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应还受其他外力作用

6、,说明学生心目中的“悬浮”与物理学上的悬浮概念存在偏差,进而表明学生对物理学上的悬浮现象持怀疑态度。表7(3)对悬浮现象的理解表8中,59.7%的学生认为木块是悬浮的,由访谈了解到原因,学生将“悬浮”拆开来理解,物体有上浮的趋势(即“浮”),但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水中(即“悬”),则也为悬浮状态。由此可见,在几种状态中,学生认识复杂且有分歧的是悬浮现象,但从教学实践看,学生只要明确了悬浮的定义,这个看似复杂的前概念反而更容易转化。表8二、基于错误前概念,积极探寻纠正策略1.体验证伪,引发认知冲突科学是靠证伪发展的,比如比萨斜塔实验,证伪了亚里士多德

7、关于物体下落的论断;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伪了汤姆逊的原子结构西瓜模型……科学史表明:在科学探索的漫长岁月中,人们对自然科学现象及本质的认识都是不断地通过证伪错误的假说和理论而逐步深入的[2]。通过体验感知,引导学生证伪前概念,激发学生修正或重构观念的心理欲望。[教学片段一]8器材准备:盛水的水槽、带盖的小玻璃瓶、小泡沫块、苹果、橡皮泥以及学生自备的各种小物体。(注:小玻璃瓶的体积大于小泡沫块的体积,苹果的质量大于橡皮泥的质量。)学生活动:将这些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观察发生的现象,汇报下沉和上浮的物体分别有哪些。学生交流:下沉的物体有:装较多

8、水的小玻璃瓶、橡皮泥等;上浮的物体有:装少量水的小玻璃瓶或空玻璃瓶、小泡沫块、苹果等。基于前概念研究结果,展示要讨论的问题:下列关于浮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