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探究

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探究

ID:602502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1

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探究_第1页
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探究_第2页
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探究_第3页
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探究_第4页
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探究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日趋迅速,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镇,也把城镇建设的越来越好。但是现在地球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果人类不重视生态环境,以后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建设城镇时,应该多考虑建设的理念、建设标准和发展思路,坚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在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多融入生态环保理念,节约能源和资源。本文将从可持续化城镇建设的概念、可持续化城镇建设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化城镇建设的措施等方面逐一介绍我国目前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镇建设;理念;生态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前言

2、6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富裕,更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到城市生活,城镇化便是这种现象的必然趋势,充分体现了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载体。但是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工业化的加速,会严重影响人民的卫生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所以在城镇建设中要格外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城镇建设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我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多注意保护历史文化,走出以前拆旧建新、铺路建楼、挖沟埋管的误区,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城镇建设的含义2.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发展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

3、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我们子孙后代更好的生活,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1980年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可持续利用。而在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才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提到议事日程,在这次报告中,又将可持续发展定义成:既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这个报告主要从全球人口,尤其是从那些处于相对贫困的人口来说的。我们要生存,但同时不应该破坏与我们同在的生态系统,我们在发展城镇建设时所需要的条件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人口增长率;第二

4、,要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收入差距;第三,要维护生态平衡,自觉保护可再生能源、人造珍品、文化宝库和环境吸收与转化的能力;第四,要避免对环境作出不可逆转改变,为后代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五,当环境与发展存在了较大的不肯定因素、不利影响和不可逆变化是,应该减缓发展速度和规模。62.2可持续城镇的含义可持续城镇又称生态城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之一,主要是指在生态环境和系统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去改变生产及消费方式,决策及管理方法,以实现物质循环再生、信息反馈调节、能量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最好、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社会高度和谐的机能。可持续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

5、系统工程,需要基础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结合。可持续城镇建设需要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保护、重建与恢复,同时开展城市生态系统、产业、人居环境和空间的规划。在建设可持续城镇后,要用现代的城市管理理念和方法去进行管理。3可持续城镇建设需注意的问题6第一,在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和谐,善于利用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把自然景观渗透到城镇建设中,充分考虑地域性,形成地域特色。第二,要注意人文关怀,尤其是在人们锻炼、休息及儿童游乐场所,要主动照顾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以人为本,充分满足人们居住、娱乐以及心理需求,做到人鱼自然和谐相处,构建有地域特色

6、的居住环境。第三,要注重绿地的建设,绿化场地不仅能防风防尘、杀菌、遮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能使人赏心悦目,成为良好的休闲场所。在做绿化规划是,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树木,使种树、种花、种草有机的结合,同时做到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结合,为人们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第四,要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充分考虑城镇建设的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要从宏观上把控土地的结构与总体布局,根据本地的地理位置与经济类型,保护生态环境。这样不仅能改善居住环境,还能加快城镇化进程。第五,要结合当地的地域和文化特色,保护有历史价值的街景、民居、古建筑,建设本地特有的特色建筑,坚决杜绝照葫芦画瓢的现象。4可持续城镇建设

7、的有效措施4.1调整本地的生产结构,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本地发展的主要任务可持续发展城镇建设要适当转变发展方式,调整本地的经济结构,发展生态保护型、清洁生产型、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的产业。适当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优势品种,充分提高农业效益。加大调整工业结构的力度,使用新兴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积极植树造林,重视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区与饮用水,发展本地的生态旅游业与服务业。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