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和因素研究

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和因素研究

ID:6026257

大小:3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31

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和因素研究_第1页
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和因素研究_第2页
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和因素研究_第3页
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和因素研究_第4页
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和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和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和因素研究  摘要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因素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对象(学生)因素”、“主体(自我)因素”、“外围(环境)因素”等三个方面;这三个领域以及由之构成的整体应该是今后中职教学改革要研究的重要领域;改进职校的课堂教学应采用“外围入手”、“多方协同”、“整体突破”等基本策略。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困惑;问题;影响因素;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07-0005-06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各地都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然而,在教学调研中发现,随着中职

2、教学改革的推进,有大量问题困惑着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些问题有着具体的情景,是一线教师经常思考、试图解决的,但是又没有办法解决,或是解决的效果并不好。15这些问题“被研究对象所持续关注并不断调整其行为模式以期得到改进”[1],因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这些问题长时间存在着,不能得以解决,会阻碍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二是教师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自身的能力可能会得以提高,也可能会带来反复的挫折感。三是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提示着课堂教学改进背后的制约力量。这些问题到底有哪些,形成这些问题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本研究试图运用扎根

3、理论的研究方法,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厘清问题领域,分析它们之间的类属关系,并试图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提出教学改革与教师培养的策略。二、研究方法与过程扎根理论最早由GLASER等于1967年提出,被认为是质性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逐步被教育研究者运用,是一种基于定性资料构建理论模型的研究方法[2]。其核心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是一个由下而上的归纳过程[3],其研究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图1扎根理论研究流程(一)研究对象的选择15任何课堂教学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象和问题”。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不同的教师群体其敏感性不同。一般认为,新手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

4、的问题比较敏感,但是由于其经验缺乏,关注的问题往往细小而不确定;工作年限过长的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会熟视无睹,失去了对问题的敏感性。因此,本研究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多个中职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这些学员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教龄基本在5~20年间,他们从教的专业为机械、计算机、财会、旅游、服装等20余个,基本涵盖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主要专业大类,因而是研究该问题的一个较好群体。(二)资料的收集1.问卷调查向121位参加培训的学员发放调查问卷,采用开放性的问题,即“请结合你的课堂教学实践,描述困惑你的现象与问题

5、”,调查在授课期间进行,时间为20分钟。采用描述性回答方法是因为这样的调查易于实施,获得的资料具有一定的“情景性”,更加真实、丰富,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与分析打好基础。2.访谈对其中20位教师作了访谈,主要采用电话访谈与当面交谈的方式,从上述121位教师中选取访谈对象,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追问,获得对研究问题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你是怎么注意到这些现象与问题的?”“它们为什么会困扰着你?”以及“你尝试过怎样的方法去解决?”“解决的效果怎么样?”等。其中一次为群体访谈,访谈对象12人,访谈时间2.5小时。3.课堂观察15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情景性,因此,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要在具体的

6、课堂情景中进行理解并获得解释。研究者是资深的教学研究人员,近五年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对专业课课堂教学的调研,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认真分析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作了细致的记录。采用上述几种方法,共获得近10万字的书面记录资料,用于下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三)资料分析根据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要求进行资料分析[4]。按照扎根理论研究的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逐层编码,反复比较,不断抽象与概念化。研究共收集了121位骨干教师的问卷与访谈资料,以及平时课堂观察的相关资料。其中109位教师的资料用于编码,另外抽取12位教师的资料用于检验饱和度。1.开放编码15开放编码是指将获得的所有资料进

7、行逐条登记并进行概念化与范畴化,开放编码的目的是指认现象、界定概念,并将属性特征类似的概念放在一起发展成范畴。在本研究以“不漏掉任何重要的信息”为原则,首先从现象与问题出发进行整理,经过多次的分析与整理,概括出困惑教师课堂教学的80个(类)问题,如“学生学习基础这么差,连小学知识都没有掌握,该怎么教?”“怎么维持课堂教学的秩序?”“学校实训时间安排不合理,该怎么办?”,并进一步抽象出与问题相关的80个概念以及19个范畴。整个编码的过程与结果见表1。2.关联式编码关联式编码是指通过聚类分析,把前一阶段所发现的范畴有机地关联起来,确定其间的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