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替代机制和担保融资模式创新有效性

抵押替代机制和担保融资模式创新有效性

ID:6032521

大小:3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31

抵押替代机制和担保融资模式创新有效性_第1页
抵押替代机制和担保融资模式创新有效性_第2页
抵押替代机制和担保融资模式创新有效性_第3页
抵押替代机制和担保融资模式创新有效性_第4页
抵押替代机制和担保融资模式创新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抵押替代机制和担保融资模式创新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抵押替代机制和担保融资模式创新有效性  摘要:本文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抵押品决定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信贷行为优化模型,推导实现抵押替代机制的条件。分析得出,通过引进有效的监督和违约控制手段,可以实现抵押替代功能,从而改善中小企业由抵押资产匮乏造成的融资困境。进一步,基于监督和违约控制这两种抵押替代机制,对山东省近年来主要的四类担保模式创新实践进行梳理和成效对比,探讨总结其创新中的核心和缺陷,验证与模型推导结论的一致性,据此提炼出有效担保模式的逻辑。关键词:抵押替代;担保模式;监督;违约成本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

2、(2013)10-0051-06一、引言13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解决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发展抵押品替代机制,而创新设计有效的信用担保模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山东省金融机构不断探索创新,针对中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押品而开发的信用担保类融资产品层出不穷,对于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弱化抵押不足和增加信贷安全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比较典型的担保模式有大联保体贷款、三大信用联盟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商会担保贷款、政银联手的“助保金池”贷款、商圈融资、“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农户”等担保模式。经过

3、山东省的实践,有些产品试点之初就展现出勃勃生机,并在多地逐步复制推广;有些产品发展却步履维艰,甚至渐渐销声匿迹;个别产品在部分地区发展得有声有色,却在其他地区发展受阻、难以推广。在这些实践和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何种运作机理,是创新中小微企业担保模式、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抵押替代机制理论视角分析有效担保模式的条件,并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担保模式有效运作的机理,基于此,提炼出担保创新有效性的内在逻辑。二、抵押品替代机制的相关理论13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抵押品对克服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而正因如此,商业银

4、行长期以来普遍出现了“抵押至上”和“抵押崇拜”的信贷倾向。由于中小企业抵押品资产严重缺乏,从而融资陷入困境,发展抵押品替代机制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之举。当前,关于如何发展抵押品替代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系统性理论,已有研究中讨论较多的抵押品替代机制主要有:实施监督活动、利用社会资本和提高经营的组织化(洪正、王万峰、周轶海,2010)。霍姆斯特姆(Hoimstrom,1979)提出融资难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监督可以缩小信息差距,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而有利于改进融资合同,提高融资的可行性。崔晓玲、钟田丽(2009)

5、通过研究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发现引入适当外部监督机制能够降低担保机构担保的总成本,从而更好地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理论支持。卢新、万解秋(2007)认为基于违约成本为提供抵押担保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合约将同样能形成信息甄别机制,有效地缓解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形成抵押能够提高贷款可获得性、降低贷款利率的经济现象。戴本忠、李湛(2009)构建了一个考虑故意违约成本和信息差异的信贷模型,分析表明,提高企业的故意违约成本可以改善企业融资状况。而且由于大型企业的声誉价值高,其故意违约成本相应就高,所以大型企业

6、通常较易获得贷款。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探究抵押品替代机制时,多立足于监督设计上,尚未有关于将监督和违约控制手段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分析融资机制的文献,并且鲜有利用抵押替代机制理论研究担保模式有效性的文献。三、基于抵押品决定模型的有效信贷产品设计13按照霍姆斯特姆和图洛(Hoimstrom和Tirloe,1997)以及康宁(Conning,2005)的抵押品决定基本模型,假设借款人存在道德风险,且投资者不进行贷款监督时,分析借款人申请贷款所要求的最低抵押品。考虑存在某一风险中性的借款人,拥有抵押品价值A。其生产经营项目所要求资金总投资为I,

7、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项目经营存在不确定性,假设经营项目有两种可能结果:成功或失败。当项目经营成功时,产生收益为Rs;而项目经营失败时,其产生收益为Rf,且Rs>Rf。借款人在经营项目时,其付出的努力水平会影响借款人经营项目的期望收益。假定借款人努力,项目成功的概率为Ph,失败的概率为(1-Ph),此时,经营项目的期望收益为:E(R

8、Ph)=Ph*Rs+(1-Ph)*Rf类似地,如借款人偷懒,则经营项目的成功概率为Pg(Pgr*I>Pg*Rs+B。其中,r为普通投资者(或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的机会成本。融资合同可以这样安排:经营项目成功时,投

9、资者获取的收益为Us;而经营项目失败时,投资者获取的收益为Uf。如果项目产出Ri是可观察的变量,则借贷合约的设计就是项目产出Ri在借款人与投资者之间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