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

探析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

ID:603284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1

探析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_第1页
探析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_第2页
探析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_第3页
探析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_第4页
探析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  【摘要】近年来,工程地质勘查发展的速度较快,其作用性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断的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对建筑物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地质勘查时,做好水文地质工作的勘查,不仅能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这将对地质勘查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词】地质勘查;水文地质;评价;水理性质;注意事项1、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中都没有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进行评价,从而导致工程在建造或是使用过程中由地下水对

2、岩土的侵蚀等引起基础下沉或是建筑物开裂等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应充分的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从而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价,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勘查水文地质情况资料。目前水文地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1应着重评价地下水对岩土结构、建筑物的影响和作用,提前预测地下水可能产生的危害,以便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61.2地下水与建筑地基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应该将地下水与地基设计相结合,从而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来为地基的设计和选择奠定科学的基础。1.3地

3、下水的自然状态、对建筑物的影响、人为活动下地下水的变化和对建筑物的影响等都是水文地质勘查中应该着重勘查的内容。1.4不同地下水情况对工程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对其重点内容进行评价。比如,工程有部分基础是处于地下水以下的,那么就应该把评价内容重点放在地下水对砼和钢筋的腐蚀性上面;如果基础是以岩土层来进行施工的,则需要对地下水对岩土层的软化、崩解和胀缩作用进行重点的评价;某此建筑基础层中存着松散、粉细砂和粉土等,这就需要对流砂及管涌等情况进行重点评价;目前在地下水位许多时候会进

4、行基坑作业,这就需要对渗透性和富水性进行试验,并对土体沉降和边坡失稳等情况进行重点评价。2、岩土体的水理性质岩土体的地理性质分为岩土物理和水理两种,其水理性质即是岩土体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性质。当地下水作用于岩土体时,其岩土的强度和形状则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所以可以针对岩土体的水理性质进行测试,通常情况下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62.1透水性。透水性是利用自然重力的原理,对水穿过岩土的性能进行的分析的方法。岩土越松散、颗粒越大,则其透水性则越好。在工程地质勘查中,通常利用

5、渗透系数来对岩土的透水性来进行表示的,渗透系数则通过抽水试验来获得,岩水的透水性对建筑的影响较大,二者之间呈正比关系。2.2崩解性。岩土体的崩解即是指土体的崩散解体,通常是在静水情况下,当有粘性土浸入后,使土粒间的结构和强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土体崩解。导致岩土体崩解的因素较多,如颗粒、结构、矿物成分等都与崩解性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岩土体在崩解时崩解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如残积土是以散开的方式,而石英石则是以裂开的方式进行崩解的,岩土体的崩解性与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呈正比的关系。2.3软化性。当岩土处于地

6、下水的浸泡下时,其岩土强度则会明显降低,软化性通常通过软化系数来进行体现,这是判断岩土体耐水和耐压能力的主要参数,通常情况下粘性土层、页岩和泥岩等岩土结构容易发生软化性,另外,岩土的软化性与建筑物的稳定性呈反比的关系。2.4给水性。给水性指的是在水的作用下,饱水岩土体从裂缝和孔隙中流出水的能力。通常利用给水度来进行形容。给水度是水文地质中较为重要的参数,它对施工现场的疏干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与前面的方法相同,给水性越强的岩土体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强。62.5胀缩性。所谓岩土的胀缩性是指岩土在受到地下

7、水的作用后,其体积会逐渐增大,而当岩土的水分流失时,其体积又会变小的能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岩土表面的膜会在吸水后变厚,而失水时膜的厚度又会变小。岩土的胀缩性常常会导致基坑出现突起或裂缝,直接导致土层表面及地基出现变形现象,从而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3、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应注意的事项3.1把水文地质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质量的地质勘查工作,不仅能为工程提供设计和施工的科学依据,同时对工程质量的提高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地质勘查工作不仅要对水文地

8、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水文地质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保证地质勘查质量的提升。6首先,自然地理条件。这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季风、气候湿润程度、所处水系、平原和高原、地形、地貌特点及堆积物等;其次,地质环境。工程区域的地质环境应该包括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基底构造、底层岩性以及新构造运动等等内容;再次,地下水位情况。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地下水位情况应该主要对近些年地下水位的最高值以及其变化趋势、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等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