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探究

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探究

ID:6033862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1

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探究_第1页
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探究_第2页
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探究_第3页
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探究_第4页
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混合痔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9.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术前准备所有患者于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电解质,腹部B超等,术前8h禁食,6h禁饮,术前备皮,术前清洁灌肠。1.2.2改

2、良外剥内套扎术联合注射消痔灵硬化剂(观察组)5常规消毒会阴部,将脚套套上,铺上无菌洞巾,消毒肛周皮肤、肛管及直肠下段。取截石位,腰麻,在肛门镜直视下明确内痔核的位置和数量后再确定切口的位置。连接自动套扎器的负压吸引接头与外源负压抽吸系统,将负压释放开关打开,术者用左手将肛窥镜固定,右手将自动套扎器的手柄握住,将吸入口对准痔核上方约0.5cm处,关闭负压释放开关,将黏膜下组织、直肠黏膜及部分痔核吸入枪管器内,通过右手的食指扣动扳机,将弹性胶圈推下,将其套扎在所吸入组织的基底部,将负压排气孔释放,负压得以消除,完成一次套扎。在胶圈上方痔核最突处进针,在黏膜下层0.3~0.5cm处将针尖斜行刺入,在

3、抽吸无回血的情况下即可将消痔灵硬化剂(消痔灵原液5ml+0.9%氯化钠溶液5ml)以1∶1的比例缓慢注入,直到膨胀明显为止。注射完毕,将痔核推入肛门内,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部位进行套扎注射。每次套扎3~5处,为了术后肛管及直肠下端狭窄,套扎部位不宜在同一肛管水平面上。套扎点和套扎点之间的距离>0.5cm,该距离有利于预防因前一个套扎部位组织滑脱导致出血而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就严重的内痔而言,可再一次在痔核上缘2.5~3.0cm处纵向套扎,尽量上提肛垫。操作完成后,常规用0.2%碘伏消毒直肠肛管。外痔部分:将混合痔外痔的顶端用组织钳提起,放射状细梭形切口在赘皮下缘向齿线方向,用钝性和锐性剥离皮下组织

4、及曲张痔静脉丛,若是静脉曲张者,可潜行剥离静脉团,并摘除皮下血栓,放射状狭长梭形切口应呈尖端向外,向肛内游离剥离组织,近齿线处收口形成倒“V”形,分离皮下组织至齿线上方0.5~1.05cm,齿线尽量保留,形成两个“V”字形。痔核基底部用弯血管钳完整钳夹,为了不损伤黏膜下肌及过多的黏膜,在钳夹时的深度要适宜,不宜过深,然后用10号丝线在止血钳下作“8”字贯穿缝扎或直接结扎,为了观察手术完成后残端是否出血,及手术后结扎残端的脱落情况,可将结扎线预留长一点。该方法还可以处理其他部位较大的痔核,但肛管直肠皮桥及黏膜要保留好。术后静滴抗生素4~5d。术后第1天给予半流质食物,第2天给予普食。督促患者要多

5、喝水、多食蔬菜,禁忌辛辣等刺激食物及海鲜类。术后第1天即可排小便,若小便困难可用热敷、按摩等物理手法辅助治疗。若尿不出可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1mg,依然尿不出可选择导尿。术后第2天即可排便,大便要保持通畅,必要时可口服中药润肠通便方。1.2.2改良外剥内套扎术(对照组)操作方法与1.2.1的改良外剥内套扎术操作方法一致。1.3观察指标观察切口愈合时间、症状、体征、术后并发症。1.4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5无痔核脱出和出血等症状,切口愈合良好,恢复正常功能,排便通畅,没有便血和肛门下坠感;显效:痔核

6、脱出和出血等症状减轻明显,切口愈合较好,基本恢复正常功能,排便通畅,没有明显便血,几乎没有肛门下坠感;好转: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但不明显,切口愈合较差,肛门外形基本正常,没有明显便血,便后痔脱出,肛门下坠感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症均无变化。总有效=治愈+显效+好转。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6]喻德洪,杨新庆,黄莛庭.重新认识、提高痔的诊治水平[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890-891.[7]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病学组.痔诊

7、治暂行标准6[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891.[8]张东铭.痔的现代概念及其解剖生理学基础[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0,5(1):26-29.[9]王新波,刘斌,石玉宝.改良外剥内扎术、直针手缝痔固定术和PPH术对于中重度痔的成本效果比较[J].河北医药,2013,35(2):201-203.[10]XuTS,QianHH.Clinicalobservationont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