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福柯权力观合理性探究

新媒体视域下福柯权力观合理性探究

ID:6034479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新媒体视域下福柯权力观合理性探究_第1页
新媒体视域下福柯权力观合理性探究_第2页
新媒体视域下福柯权力观合理性探究_第3页
新媒体视域下福柯权力观合理性探究_第4页
新媒体视域下福柯权力观合理性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视域下福柯权力观合理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视域下福柯权力观合理性探究  【摘要】传统的权力观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即法权模式和经济学模式,这两种模式注重强调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二元对立,而福柯将权力看作一种关系。在传统媒体时代,这一新型的权力观显然缺乏现实操作性,但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和不断发展,话语权的垄断格局被打破,多个话语场的出现使得权力能够被多元分配。本文从福柯的困惑说起,结合近些年来典型的微博事件,对福柯权力观的合理性给予探讨。【关键词】福柯权力观话语权一、福柯权力观的现实困境在理论层面上,福柯摒弃了传统权力观念中将权力视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二元对立,将权力视为一种关系,一种相互交错的复杂的网

2、络。福柯认为,权力以网络的形式运作,每个人都处于相互交错的权力网中,并且在权力的网络中不停地运动,既可能成为被权力控制、支配的对象,又可能同时成为实施权力的角色。8在操作层面上,福柯倡导通过约束和纪律来完成权力的实施。为此,他提出了规训性权力机制,这种权力机制就是通过规范化的训练,来支配、控制人的行为,甚至造就人的行为,这种支配和控制不是借助暴力、酷刑使人服从,而是通过日常的规范化的纪律、检查、训练来达到支配、控制的目的,行使权力的功能,通过规范化训练把人变成为权力操纵的对象和工具。①单纯地从理论层面上看,福柯的这一新型权力观确实有独到之处,但是往往是这种看似理想化的观念却很

3、难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一席之地,福柯的权力观也同样面临着现实操作的困惑。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从法权模式(以社会契约为基础)出发,笔者认为是社会契约无形当中分配了社会权力,比如,我们无法对社会契约做出正确的解释,但是我们却不约而同地认为杀人犯要偿命,而杀人犯的生命被剥夺,正是因为一部分人掌握了权力,而这种权力正是社会契约给予那一部分人的,并且赋予了他们使用权力的合法性。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权利是维护生产关系的工具)出发,假如任何人都无法掌握和支配社会权力,生产关系难免会陷入一种无序状态,生产关系的无序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冲突便随之而来。8但是反观现实社会,传统权力的操作模式本

4、身也导致了社会冲突的出现,原因就在于一部分人不成比例地承担了社会改革的成本,而在利益分配时,掌握权力的那部分人往往左右了利益的分配。利益冲突产生之后,往往诉诸法律进行裁决,而应该成为社会救济手段的司法,常常因被某些利益集团或强势群体俘获而有失公正。这样看来,福柯摒弃传统权力观念,倡导新型的关系性权力似乎很有道理,并且在理论层面上很容易被我们接受。从实际的操作层面来看,福柯倡导通过规训保障权力的实施,问题在于,谁来主持这种“规训”?倘若利益集团主持“规训”,能否确保权力被公正无私地行使?全民参与“规训”有无可操作性?“规训”能否解决社会冲突,保证社会的合理运转?要解决这些问题,

5、我们一般的思维是借鉴历史经验,可是,我们发现,国内外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没有经验恰恰为我们的质疑提供了佐证。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单纯的道德约束很难确保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社会冲突的解决必须诉诸于法律、监狱等国家强制力量,纵然这种强制力量有时候难免有失公正。福柯过于强调规训性权力,从而忽略了其他的权力机制,尤其是忽略了传统政治学所强调的国家机构、法律制度所具有的权力作用,甚至片面否定了社会的经济权力以及国家权力的重要性。法国著名的权力理论家普朗查斯指出,福柯低估了国家权力的重要性。国家权力是同规训性权力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的,甚至可以说国家权力是规训性社会存在的条件和基础

6、,福柯夸大规训性权力的作用而完全忽略国家权力的作用,显然是片面的。②二、福柯权力观的合理性8即使福柯的权力观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还是为我们思考如何尽可能地确保社会利益合理分配提供了一种视角,即保证“规训”主体的多元化,多方话语权的共存或许能够减少社会冲突的产生。接下来我们将以微博的崛起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权的成长对其现实合理性加以探讨。1、微博的盛行改变了话语权的格局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掌握着社会话语权,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往往成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传声筒。因此,这一时代的公共话语往往相对集中且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公众面对这种导向性强的话语

7、多数处于被动地位,加之,技术手段上的短板等因素,普通大众在社会公共领域很少拥有话语权,更不足以对社会公共格局产生影响。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互联网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主导公共话语权这一现实发起了冲击。微博以其即时发布、互动频率高、进入门槛低等特性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传递信息、表达意愿的平台。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热点事件的高频率出现,网民通过微博发表的意见成长为一种网络话语权力,成为左右事态发展的又一股力量。8根据《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分析,2010年期间大约发生了近20起重大微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