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ID:6034497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1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_第1页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_第2页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_第3页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_第4页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当前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队伍新兴的办学群体,由于建立的时间不长,办学基础较薄,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不顾自身特点、盲目跟风的现象,影响学校自身的办学质量。本文就此现象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观点,期望有助于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1人才培养的内涵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会议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把“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

2、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6人才培养方案是以规划、发展视野确立的以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指南,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它反映学校的教学水平、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培养模式,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人员编制、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培养目标,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并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大多

3、采用“应用型本科”发展模式与传统本科院校形成错位竞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立足点为服务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为所在的地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学科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较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职业素养、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2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2.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盲目向“高精尖”看齐,不从自身实际出发,追求培养高层次人才,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重学术型人才,轻视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这种重学术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致使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出现理论研究能力未能达到研究型人才

4、的水平,实际操作能力也不如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现象。2.2课程体系盲目跟风6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系统考虑,课程体系主要靠借鉴形成,借鉴其它同类型的或者办学层次更高的高校培养方案。由于没有认清自身特色、条件、性质和任务,出现“过度教育”的同时,又出现学非所用,两种情况都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现时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的岗位技能、素质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不能马上投入到一线生产中,需要再培训、再学习。新建本科院校的立足点是应用型学校,是为当地经济社会输出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而用人单位反映的毕业生情况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就业形势造成了一定影响。3新建本科院

5、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策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应引入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机构合作实行“课程+实习+就业”的“3+1”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是一种企业与专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指导思想是“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在校企联合教育模式下,学生是以双重身份融入到这种模式中的,一方面学生以学徒的身份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又在专门的职业学校里以学生的身份学习专业知识。校企联合使得学生的训练与直接的生产过程密切结合,为学校节省了一部分职业训练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校企联合的教

6、育模式是理论与6实践的交叉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理论教育侧重于实用性,并与实践紧密相联系,服从实际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首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现有的实训指导任务大多数由任课教师担任,许多任课教师是毕业后直接在学校任教,几乎没有在企业任职的经历,出现实践经验不足,与实际脱轨的现象。学校一方面必须加强“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到相关企业、行业、社会机构、政府部门等开展实地考察、合作研究、产品研发、挂职锻炼、兼职等工作;另一方面,多层次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双方不同层次的接触。拓展聘用

7、形式,聘用来自企业或相关行业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充实高水平的实践教师队伍。另外,对学生实施“双导师制”,既安排校内导师,同时也选配来自金融机构和其他业务部门的行业导师,增强应用背景和实务经验,提升专业化水平。3.2“双证书”培养模式6所谓“双证书”教育就是学生经过在校的四年学习,毕业时除了持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及其他的等级证书,还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毕业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无须经过再加工培训。现时就业市场往往需要有工作经验作为接收的前提条件,推行“双证书”教育,能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使其毕业后立即投入到一线工作中立即上岗。因此,重

8、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