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电力配网工程衔接建设模式探究

新旧电力配网工程衔接建设模式探究

ID:6034673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31

新旧电力配网工程衔接建设模式探究_第1页
新旧电力配网工程衔接建设模式探究_第2页
新旧电力配网工程衔接建设模式探究_第3页
新旧电力配网工程衔接建设模式探究_第4页
新旧电力配网工程衔接建设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旧电力配网工程衔接建设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旧电力配网工程衔接建设模式探究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下,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们对电能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工程规模扩大的同时,对电力配网运行的稳定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很多电力配网工程实施了自动化系统,但电力配网系统基本处于主站、子站与终端三层建设模式中,而新出现的电力配网模式,能更好地保障电力配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本文就新旧电力配网工程中的衔接建设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关键词】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模式系统自动化随着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技术的发展,电力配网工程正朝向自动化发展,我国在电力配网自动化方面,

2、实现了配网运行控制与监视的自动化,并配备了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与SCADA等功能,为了有效实现电力配网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应加强我国电力配网模式的建设分析,但在我国电力配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恰当的建设模式,有效衔接旧电力配网向新电力配网自动化的转变发展,保证电力配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1我国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现状9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发展速度及规模均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并且在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模式方面,电力配网自动化发展并不完善,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1)工程建设中的电源布点问

3、题。在我国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电源布点存在不合理现象,该问题的出现与电力早期建设规划不合理相关,由于旧电力配网建设的早期规划不够合理,让我国的电力布点不够,电源分布也不合理,从而出现了供电半径太长,电线破损严重的问题。(2)负荷增长快,电力配网建设用地紧张。近些年,我国电力负荷增长迅速,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一些城市地区的电力负荷增长已达18%,而北京、广州及上海等地,电力负荷增长的速度已高达25%,电力负荷增长速度快,主要与企业用电增多及居民用电量增加相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筑密集性越来越大,使得电力配网建设出现了用地紧张问题,电力配网建

4、设用地紧张,使得变电站建设数量不够,进而致使电力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城镇化发展中,应该留出足够的电网建设空地,以缓解电力需求间的矛盾,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量。(3)网络结构合理性不够。在我国电力配网建设当中,网络结构的不合理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力配网运行故障复电与检修带来了困难,再加上运行方式的安排不是很到位,也给电站移址带来了不便,所以,加强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并改进电网运行的方式,方能有效保障电网安全高效运行。92转变旧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模式的必要性通过我国目前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现状的了解,为提升居民的用电质量,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5、,加强电力配网工程改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一是要提高电力配网运行效率,要转变思想,加强配网自动化建设。我国现在的电力系统可大致划分成电源、电网与配网规划三部分,但一直以来,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多注重在电源规划与主网规划方面,对于配网规划投资方面,还稍显不足,在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当中,一些大城市依然采用旧体制的城网管理模式,对城市建设发展带来了一定制约性,对各项资源的利用与配网结构优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以,在电力配网工程发展中,要看到其不足,并采取一定措施,强化电力配网的自动化建设水平,确保电力配网的稳步提高。9二是要提高电力配网的自动化水平,需要合理转

6、变旧建设模式。尽管有些地区实施了电力配网系统的自动化建设,但并非全面实施馈线自动化的系统建设,其建设方式是以实时监控发展为前提,对电力配网的运行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进行提高,而馈线的自动化作用是降低电网运行故障的停电时间,但我国在停电方面,实施计划停电时间的比例经常高达80%左右,在馈线自动化方面的供电可靠性要比发达国家滞后许多,因此,要真正解决我国电力配电建设现状,需要合理地转变旧建设模式,全面地实施馈线自动化、SCADA及电网分析应用等功能,让新旧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模式进行有效衔接,全面实现电力配电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电力配网的3+1模式就是比较可靠的建

7、设模式,不仅不会让建设成本显著增加,还能保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3新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模式分析3.1新电力配网模式的优点与旧三层电力配网模式相比,新电力配网模式添加了遥点延伸层,该层的添加,让电力配网的建设模式更为合理化,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一是电力配网加大了故障的判读指示密度,能有效提高故障定位精度,降低维修人员劳动强度;二是延伸层的增加,提高了定位精度,减少了故障查线时间,可迅速找出故障维修区段,并尽快恢复供电,以减少停电的时间,增强供电的可靠性;三是在电力配网终端下,接入遥点设备,可实现电力配网信息延伸,让数据更

8、完整,准确指示故障馈线位置,将信息传送至主站,让电力部门迅速判断出故障的位置,对故障位置进行及时处理,尽快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