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docx

关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docx

ID:60361486

大小:39.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2-05

关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docx_第1页
关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NO.*关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石云琼摘要采用关刺手法,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45例,并与理疗法治疗45例对照,结果电针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关刺手法,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临床值得推广的一种疗法。主题词头痛/针灸疗法颈椎病头痛的原因很多,目前颈源性头痛已成增多趋势。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长期伏案工作和使用电脑,使不少人时常感觉到颈项部及后头部甚至前额疼痛,有人将其归结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范畴,笔者认为其实绝大部分是由于颈肌或颈椎的病变引起的,属于中医筋痹的范畴。近年来采用电针关刺的方法治疗这类疾病,取得非常好的疗效,现报道如

2、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90例,全部为门诊病人。按就诊的医生不同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理疗组。其中电针组49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7-75岁。病程1天—1年。理疗组49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21-69岁。病程2天—1年。两组病人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头痛以枕后、颞侧、耳后为多见,有时牵扯至前额。伴颈部不适,活动受限,枕骨粗隆有压痛、条索状物。X线检查有或无生理曲度变直、骨质退行性改变,伴有颈锥序列不稳等。追问病史有伏案工作过度劳累或颈部受凉史。2治疗方法电针组:令头痛偏于一侧的患者,侧卧,患侧在上。两侧均痛者,坐位低头伏于床边。医者先用手指触摸枕骨下缘,摸有条索状物

3、或最痛点处,常规消毒,将30号1.5寸毫针直接垂直刺入,使针尖到达枕骨,再向各个方向提插,待病人出现较明显的酸胀感留针。若痛点及条索状物不明显则选风池、玉枕、脑空穴。再根据疼痛放射、牵扯部位远端取头窍阴、天柱、完骨、络却、角孙、率谷等穴,均斜刺,针尖朝向痛处。然后按足少阳胆经的循行线方向两两接上G6805-2电针治疗仪,选择连续波,频率50HZ,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理疗组选用超短波极板颈前后对置,微热量20分钟,康疗仪频率为500HZ-15KHZ,颈两侧对置,治疗电流强度以具有明显的麻、颤、震动为宜。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治愈:治疗3-5次疼痛

4、及压痛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治疗5-10次,疼痛明显减轻;无效:治疗超过10次,仍无太大缓解。3.2治疗结果如下:电针组与理疗组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无效有效率电针组453960100%理疗组455103033%从上表可以看出,电针组有效率(100%)明显高于理疗组(33%)。X2=8.18P<0.01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4讨论颈源性头痛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椎骨椎体边缘骨赘形成,椎间孔缩小,锥体移位性损伤等骨质病变,或由于颈项部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无菌性炎症1N0.*NO.*水肿、痉挛粘连,造成椎动脉、枕部神经受压,而出现头痛头晕,颈项部不适等症状。现在环枕

5、筋膜挛缩引起颈椎椎动脉压迫症已受到重视。环枕筋膜是项筋膜的一部分。项筋膜与颈筋膜浅层和深层相续,它的上缘起于枕骨上项线上下缘,下部附着环椎后缘、项韧带及前、中斜角肌、肩胛提肌被膜等处,并与脊筋膜相续。颈椎动脉从第六颈椎横突上的椎动脉孔上行,穿第六至二颈椎横突上的椎动脉孔在环椎后外侧绕过环椎进入颅底。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环枕筋膜劳损变性,失去弹性并挛缩,从而牵拉枕骨使环枕间隙变窄,造成椎动脉被压和枕小神经、枕大神经被牵拉。因此引起头晕和枕部顽固性疼痛。加之颈椎过度活动受伤以及受寒引起无菌性炎症没有很好的根治,均会造成局部筋膜的粘连肥厚卡压神经血管,出现头痛症状。黄氏研究发现

6、颈椎病所致的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紊乱,在经颅多普勒(TCD)的检测下,可呈高血流速(血管痉挛)或低血流速(供血不足)的改变[1]。这也成为颈源性头痛缠绵难愈的原因。《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甚无出血,此肝之应也。”针刺治疗以痛为腧,针尖刺入条索状物或明显的痛点,这些反应点多半是劳损处、粘连处、挛缩增生处。所以笔者选用关刺,直刺筋上,并摇动针身,或采用多向刺的方法,求得酸胀感以对这些部位进行松解。并配合循经配穴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用连续波可改善血流情况,增强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达到镇痛

7、和恢复神经肌肉功能的目的。费氏用近红外光谱组织血氧监测仪检测两侧脑组织血流量、脑组织血氧饱和度参数发现,患者头痛发作时,脑组织普遍存在缺血缺氧的情况。头痛经过针灸后,病人的自觉症状有改善,大脑两侧血氧不对称情况改善,脑供氧基本恢复[2]。从临床上看,脑血流的改善,可以加速局部的新陈代谢,所以收到了很好的疗效。而理疗组由于没有切实针对病根进行治疗,极板放置部位无法正对病处,而且无法松解粘连,虽然可以起到消炎和改善颈肌血液循环的作用,可是疗效还是不明显。由此可见,《内经》上的刺法对今天临床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于本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