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探究综述

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探究综述

ID:6036740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1

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探究综述_第1页
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探究综述_第2页
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探究综述_第3页
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探究综述_第4页
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探究综述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景观敏感度相关研究资料,归纳出目前景观敏感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景区内各景点的视觉敏感度、相对坡度、相对距离和互视性等指标的评价来反映景区的综合景观敏感程度,以期为森林公园景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评价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狭小的生活环境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城市居民渴望更多的接近大自然,远离嘈杂的城市生活。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具有运动健身、生态保护、观光娱乐等方面的特殊功能,为现代城市里的居民提供了陶冶情操、缓解工作压力的主要场所。景观敏感度是一种研究规划区域对外界变化反应的指标

2、,对森林公园的景观敏感度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和利用,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森林公园的保护与规划。7景观敏感度是景观被注意程度的量度,它是景观的可见性、易见性、清晰性、景观醒目程度等性质的综合反映,与景观本身的物理属性、空间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1]。景观自身的敏感度越高,此景观被人们所关注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景观敏感度较高的区域或部分,即使受到轻微的干扰都会对景观造成较大的冲击与破坏。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1.1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60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首先开始进行景观视觉和视觉影响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了景观视觉管理系统。如美国林务局的

3、视觉管理系统(VMS)以及在VMS基础上形成的风景管理系统、土地管理局的视觉资源管理、土壤保护局的景观资源管理和美国联邦公路局的视觉冲击评价等[2]。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英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保护景观视觉资源的法令。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风景往往因为其“不可捉摸”的性质,缺乏价值的衡量标准而在法庭上受挫。这种现象最终刺激了景观视觉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而景观视觉环境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景观视觉环境质量的评价[3]。在此基础上,人们更加注重景观视觉资源保护的方法研究,希望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来掌握这一领域的控制方法。7比较各阶段的景观研究,20世纪70年代的景观

4、视觉环境评价强调景观之间的相对价值,也就是甲景观是否比乙景观更优或更美。到了80年代中期,人们试着将景观评价中的分类与描述划分开来,从而表现出不同地区的差异。90年代开始,愈来愈多的人将研究重点放在景观特征在景观评价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在评价过程中广泛说明,因为这些评价因子是影响其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地方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国外景观敏感度研究进展的了解,知道在这一领域不断发展的趋势是集中走向环境评价的应用当中,并且不断被人们所重视与肯定,所以其在以后环境的保护、公园的开发建设当中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1.2国内研究现状719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环境的不断索取造成了

5、景观资源和风景区空前的压力,既有对景观视觉资源的直接破坏或侵占,也有“破坏性建设”。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类:一是单纯的利益驱动和短期行为所产生的掠夺性开发;二是决策者一厢情愿并武断瞎指挥所造成的胡乱开发;三是低水平专业人员的败笔或不及格作品。在这样的情势下,我国民众逐步意识到风景视觉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开始了对景观视觉资源评价与保护的研究,同时出台了有关景观视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国务院公布的条例有:《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89)等。在这一系列条例推动下,全国进

6、行了风景资源普查,陆续公布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77处,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26处,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0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约100处。1999年颁布了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促使风景区的规划建设被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管理的轨道。基于此,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学习和介绍国外的风景视觉资源评价理论[4]。近年来,有关专家也进行了景观视觉资源直观分类的研究,不少学者就有关风景美学及风景保护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所有这些研究和实践为建立我国景观视觉资源专家评价系统奠定了基础。当然我国在景观视觉环境资源评价方面的研究远

7、不够科学、系统,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可行性,景观视觉资源评价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及这些理论与实践研究对管理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等问题都值得商榷。我国对于景观视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西方的先进理论与研究方法,并结合自身的风景美学理论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视觉环境研究。1.3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国际范围而论,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理论是风景园林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最早由Fines、Perterson、Dulln等学者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又经C1amp、Powell、Vining等学者进一步研究、整理,形成了该领域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