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应用

浅议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应用

ID:6038696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浅议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应用_第1页
浅议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应用_第2页
浅议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应用_第3页
浅议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应用_第4页
浅议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应用  摘要: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全站仪正日渐成熟,逐步普及,利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功能可进行导线坐标测量,直接获取各导线点的三维坐标,这使全站仪导线成为导线测量的新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的具体应用及平差过程。关键词: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中图分类号:O5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控制测量基本知识1.1控制测量的意义8在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因此必须有正确的测量程序和方法,即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进行测量作业,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并加快测量作业的速度。例如在地形图的测绘过程过,需要测定构成地物,地貌

2、的许多特征点,如果采用从第一点测量第二点,再从第二点测量第三点,如此持续进行到最后一点的方法,这样,虽然也可以测得各特征点的位置,但会使误差越积越大,以致很快达到不能允许的程度。因此,可先在测区内,选择若干有控制意义的点作为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形成测区的骨架,称为控制网。控制网的点位,使用精度较高的仪器和方法确定。在其精度完全合乎要求后,再根据这些控制点,测定附近的碎部点的位置。前者起着控制作用,故称为控制测量[19],后者成为碎部测量。由于控制点数量少,并且使用较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定,所以易于保证较高的精度。而碎部点测量的精度虽较控制点低,但是由于各碎部点是根据较高精度的控制

3、点测定的,他们之间是独立的。因此误差不会积累。其精度也可以保证。同时,由于控制测量在先期进行,控制点已经均匀的覆盖了整个作业区,便于多个作业组以同一控制基准同时分开作业,进行碎部测量,加快了测量任务的完成。1.2控制测量分类为了统一全国各地区的测量工作,必须进行全国性的控制测量,以建立国家控制网,供整个国民经济规划和国防建设等使用。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某地区或全国布设平面控制网,精密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其测量方法主要采用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某地区或全国布设高程控制网,精密测定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其测量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

4、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一般是独立布设的,但他们的点也可以共用,即一个点既可以是高程控制点,同时也可以是平面控制点。控制测量也可以用GPS仪器进行观测。1.2.1平面控制测量8为了限制误差的累积和传播,保证测图和施工的精度及速度,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进行整个测区的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控制测量的实质就是测量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1.2.2高程控制测量在测区内布设一批高程控制点,即水准点,用精确方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构成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我国规定自1989

5、年起一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m。2全站仪导线测量2.1全站仪工作原理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同时可以进行角度(水平角、垂直角)测量和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只要一次安置,仪器便可以完成在该测站上所有的测量工作,故称为“全站仪”。能够自动测距、测角,进行平距、高差和坐标计算,自动记录、自动显示、存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传输接口,将数据直接传输给计算机、绘图机,并配以数据处理软件,实现测图的自动化,如图2-1所示。8全站仪是一种将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微处理机合为一体的仪器,它可以通过机内的微处理机完成

6、一个测站上的全部测量工作,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测量速度快,观测精度高,性能稳定,成果处理时可以直接采用坐标平差法。广泛用于控制测量、细部测量、施工放样、变形观测等方面的测量工作。在导线平面控制测量中,应用全站仪观测,因为待定点的近似平差坐标在观测时可同时得到。一般低等级控制测量采用近似坐标平差就可以满足精度要求,高等级控制测量应采用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测量,可根据平面控制测量设计的等级和精度要求而选用相应的平差方法。图2-1全站仪组成2.2全站仪导线种类全站仪导线的布设形式主要有几种:1.闭合导线如图2-5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

7、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图2-5闭合导线2.附合导线如图2-6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82、3点,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点C和已知方向CD上,这样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这种布设形式,具有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图2-4附和导线3.支导线支导线是由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如图2-5,B为已知控制点,αBA为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